康熙六十一年(1721年)朱一貴起事,叛軍一路北上,竹塹社頭目麻咾吻直雷率領七姓壯丁支援立了功。
這位率領族人幫朝廷平亂的麻咾吻直雷,族人尊為衛什班(墾首的意思)。
他胸懷大志,以番屯首,兼為墾首、隘首。
乾隆十二年(1747),他和錢子白率領部分族人,溯鳳山溪而上,
入墾吧哩嘓(新埔)、大旱坑、坪林、下南片、下橫坑、石崗仔、大茅埔、三洽水等地。
乾隆五十六年(1791),麻咾吻直雷次子衛阿貴接下了泉州人陳知仁成立的「連際盛」墾號在「美里庄」 的開墾,
改名「新興庄」,並在新埔大張旗鼓的招佃。
嘉慶二十五年(1820)衛阿貴的五個兒子合組衛壽宗公號,接下了替衛阿貴的墾戶地位。
一直到道光三十年(1850)才由後人衛壽宗墾成,改名「鹹菜甕」,或書寫為「鹹菜硼」。
鳳山崎溪之上游馬武督溪東岸,原稱「鹹菜硼街」,日治時期改正(1920)時方改稱為「關西」,
因日本語之「關西」與「鹹菜」幾乎發音相同之故。
關於地名「鹹菜甕」之起源,
《桃園廳志》中云:「新街建設當時,川澤富魚族,猶同食鹹菜,又因其地形象似甕,湊合稱鹹菜甕。」
塵封已久的紅磚拱圈騎樓街屋,近半年來陸續敞開大門,二手書店、手作小鋪串連起田園間的百年客家古厝,
以藝文為平台媒介的新動力,正從關西老街逐漸蔓延。
一條街名為「老街」,卻改建得一點也不老;
那兒有一條全台灣「最短的中正路」,在老街還是老街的時候,它是相對的「新街」,
現在,一排磚拱騎樓的街屋、一棟歷史建築的警察廳、兩棟舊戲院、兩間老茶廠,以及有著「穿瓦衫」紅磚屋的
彎曲巷弄,成了關西最有味道的老街廓,在地人稱它為「石店子」老街。
位處山地與平地的交界,且鄰近河運碼頭,石店子老街曾是關西最熱鬧的商業與娛樂街道,
周邊的第一戲院、東泰戲院雖已歇業,
經濟大宗的紅茶出口,老茶廠憑藉優質產品與觀光轉型並進而屹立。
曾有「關西銀座」美稱的老街沉寂很久,久得幾乎被人遺忘,
然而,近半年來,幾幢老屋陸續注入新生命,讓老關西人的美好記憶甦醒。
巷弄內的陳氏宗祠—德星堂, 老街上的老店幸春餐廳…….
傳承的關西老街最深層的面目。
漫步在關西小鎮不難發現,時間的縱軸勾串起台灣、日本、西洋乃至泰國的各式建築,
宛如小小的「建築聯合國」。
沿著118縣道的正義路往東,
最顯眼的便是那幢簡化哥德樣式的天主堂,長尖拱窗配上兩扇圓形玫瑰窗,典雅莊嚴。
拐入明德路、豐德街換成兩座客家傳統祠堂,
大同路上則是縣定古蹟的信仰中心太和宮。
太和宮後方的樹德診所為日治時期的洋樓,
石店子老街的關西分駐所則流露日治官署建築風情。
老街紅磚拱圈街屋一路往下走,
拐往北邊的東安古橋也是日據時期興建的石砌拱橋,優美地橫跨牛欄河。
更往南還有一座改建為純泰國廟宇建築的潮音禪寺。
(詳見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