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屋書院位於關西鎮南山里7鄰46號,為關西地區最具有規模的單姓聚落…..
清乾隆十六年,羅氏先祖渡海來台,從淡水遷徒到現今南山里上南片,開墾並
陸續召喚大陸廣東省蕉嶺縣之宗親來此。
到羅碧玉時農業經濟發展已具有規模,便開始興學,建立學堂,才有此一書院的存在;
當時建書院時,乃是請大陸福建師父及大陸運輸過來的建材,從1901年起興建,費了12年才建造完成。
並與新建關西鎮信仰中心太和宮一起興建,建築工法精製及建築材料金品可見一般。
書院的出入門戶尚保留一座門樓,整體三合院線完整保留,見
證著關西證發展的歷史。
南山里舊時屬上南片庄。
鳳山溪穿越全里,也是北邊的里界,聚落背倚山方後山,前臨南面之鳳山溪,三面環山,形似畚箕。
羅姓同宗,拓墾時代即居於本區,成為單姓聚落。
道光年間,淡水地區閩粵關係緊張,羅維齊第三代之振祿與振富兄弟轉來上南片,投靠九如派下羅家。
光緒年間,祿富派羅家至羅碧玉時代,家產頗有積蓄,並因此擁有大部分上南片土地。
日治時期,羅碧玉在本區創設臺灣紅茶公司,一躍成為臺灣重要紅茶出口地,是關西羅家歷史的最高峰。
羅碧玉建造得月樓,新埔藍華峰題字,成為羅家提供文人聚會及教育後代的場所,
亦即所謂羅家書院。
光復後,實施耕者有其田,祿富派由五欽九如佃耕的田園,因此又放領回欽如兩派。
祿富派後來則與亞洲水泥公司合作,成立玉山石礦廠,投入水泥產業。
羅屋書院於明治三十四年(1901)創建,大正二年(1913)竣工,共歷時十二年。
其由來乃關西太和宮在日治初期遭日軍焚毀,羅家先祖羅碧玉等人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發起重修,
並將新廟遷建至大同路現址。
當時因商請廣州司傅阿發師前來在建造太和宮,故連同北斗里羅氏宗祠與羅屋書院一同建造…..
建築座南朝北,前有鳳山溪,後有山丘作化胎,為一堂四橫格局。
此宅僅有門樓內縮朝東北方,其餘開口皆朝北。
正堂立面作檐廊,左右橫屋為塌肚。書舍位於左橫屋人客廳,師長則住在書院右後方的得月樓。
正堂祭祀關公,其他空間為族人使用。
為傳統木構及磚造合院,內牆為土埆磚、斗子砌,外牆則為石砌、磚造。壁堵作為石雕及磚組砌,
如正堂裙堵石雕與中堵的卍字不斷磚組砌。窗櫺可分石造、磚造及水泥泥塑三種。
羅屋書院使用石材為泉州壓艙石與台灣自產石材兩種,分深淺兩色,色澤上可相互搭配。
因創建於日治時期,檐廊地坪使用水泥鋪面,水車堵則安裝玻璃保護交趾陶,保存良好。
裝飾特色可分為泥塑剪黏、石雕、木棟架以及彩繪。
泥塑剪黏部分包含正堂中棟剪黏花卉、泥塑人物、神獸,廳下入口屋簷處檔水板「鰲魚吐水」剪黏。
水泥塑成的竹節窗,竹枝形態各異。
水車堵剪黏及交趾陶,在玻璃保護下,色彩依然鮮明,服裝紋飾都清晰可見。
左右橫屋立面水車堵,塑有人物、動物及花卉剪黏,此處雖多已脫落,仍可展現出匠藝精巧。
石雕部分集中於外觀,包含櫃台腳、裙堵博古架雕刻等。
棟架部分僅正堂檐廊為抬樑式棟架,但不論是瓜筒、彎栱、束木、束隨、束頭、托木雕工都十分精細。
另外,
受日治時期洋風興盛的影響,
正堂檐廊及廳下兩側出入口作有仿西洋式栱門。
2010年登錄為歷史建築,進一步將此棟建築物加以維護保存,傳承下去,
成為見證關西歷史的經典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