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汶本稱為「婆老粉莊」,不知道何時,雅稱為波羅汶。
昔日交通不便,該莊乃為南北行旅必經之地,官路通入店內,甚為便利。
據說有一老媼開設飯店在路左,媼年已逾八十有餘,善修飾。面上常抹白粉,座店款客,
行人戲謂:「婆、老、粉」相呼,莊亦已是得名。
如今仍見已傾廢荒涼的拱式連棟的老式建築, 隱約有昔日舊街道的況味。
日治初期,機關、學校之設置,皆在此地。北側上有大湖口公學遺址,今日雖然已經拆廢,尚留有校門口及建校石碑永作紀念,
可見波羅汶在台地早期開拓史上有其極重要的歷史史蹟價值。
「波羅汶地區」是先民最早開拓成聚落的地,在必須與天地爭生存的年代,居民亟需一座能夠提供精神慰藉的廟宇,
於是在嘉慶初年(距今約200年前),鄉民為了報酬神恩保佑開墾順利,特地由中崙的三界公廟,崇請三宮大帝刈香,
並聘明師暫擇吉地搭壇敬奉。
而後諸人又經指點在壇前龍方挖井,竟清泉湧冒而出,解決臨近居民平日缺乏飲水之苦。
是以眾人稱奇,三宮大帝聖名乃不脛而走,香火日益鼎盛。
咸豊二年(1852),仕紳張裕光、陳榮章等人倡建三元宮。
張氏首捐廟地,及波羅汶、中崙、番子湖、南勢、上北勢、下北勢等八大庄信眾出錢出力,興建三間土牆廟宇,
並塑三宮大帝聖牌,配祀南天文衡聖帝、孚佑帝君、司命真君、福德正神聖牌。
咸豐四年(1854),眾人有感大帝療佑,酬謝「天恩浩蕩」匾額一方,並自此開始由八大庄眾信輪值祭典,
至今沿習不輟……
所謂地方因廟而興盛,波羅汶遂成為湖口鄉與新豐鄉的行政、商業、及文化中心,於當時繁華一時。
在早期湖口鄉的開發始中,波羅汶可說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爾後於光緒年間(約110年前),因為鐵路
通過湖口鄉,且火車站設於老湖口,使得老湖口一帶日漸繁華,
而本區因缺乏各種有利的條件,因此逐漸沉寂下來。
舊街僅存的街屋門額圍金鑑堂 , 就地緣上看來應該是張昆和派下所有…..
族譜文獻中只有記載張氏十四世祖善文公和古婆渡台之初,落腳於樹杞林上公館,
由小佃農變為自耕農小地主,逢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六畜興旺,數年之間再積蓄一些財富。
善文公託名師覓地另求發展,看中湖口波羅粉地理,決定落居現今老公聽……
新蓋的四合院,有正身.前廳.橫屋.後廳,約半年建造落成 ,落成於嘉慶二十二年(1817)
至今約200年之久。
如今公廳雖已有修建 , 仍屹立在聚落之中……
而張氏金鑑堂則已然頹壞 僅剩下殘牆斷瓦 。
大湖口公學校創建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 ,是湖口、新豐當時兩區唯一學府及人才啟蒙搖籃。
昭和10年(1935) 廢校時,校舍未妥善保存,幸兩根校門磚柱屹立不墜,成為歷史的見證。
現在的新湖國小、湖口國小、新豐國小、鳳岡國小,皆由其分系而獨立,
廢校之後經歷幾十年的風霜摧殘,昔時校舍風貌全失殆盡,僅留下兩根校門磚柱。
湖口地方人士陳森茂先生等有鑑於歷史古蹟保存的重要,
乃挺身而出,捐資購買12位地主共有的原校基地,並將此地捐給地方政府,
經由政府及民間共同努力,將大湖口公學校昔時風貌,再現子孫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