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3838.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

洪姓移民下茄荖、草屯的過程是由西向東,即自彰化溯大肚溪南岸河谷而東入,共分四批。

第一批是乾隆初期由性值(毛蟹公)派下之二十世澀、清壇、 寬厚、宗光、石等人入墾下茄荖與石頭埔。

第二批是乾隆中期由茲蓉(勤朴公)派下之二十七世風、憲、育德、曉等人入墾新庄。

DSC03834.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DSC03835.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

第三批是和蒼公派下 之二十七世照元渡臺,開基於彰化縣芬園鄉縣庄。

第四批則是陽明派下之二十 七世墘、乾、秉正、禮、賢等人入墾頂茄荖。

DSC03848.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

乾隆年間,福建漳州洪姓族人攜眷入墾草屯,由西而東,沿烏溪南岸,闢良田五百餘甲,後逐漸形成村庄,

旅客絡繹,萬商雲集,人文薈萃,遂有『萬寶新庄』之雅稱。

漳州府漳浦縣車田下營洪姓家族,於雍正至嘉慶年間分批遷臺開墾。

DSC03836.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DSC03837.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

在此之前,清政府已鑒於彰化平原墾民繁眾,而在雍正元年(1723)八月於虎尾溪以北增設彰化縣。

在雍正年間,相對於彰化平原,草屯地區還是待開墾的地區,是為漳浦縣車田下營洪姓家族進入本地區開墾之主因。

DSC03847.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DSC03838.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

敦樸派之裔孫,第一批在乾隆中期,由二十七世洪育德等人,來台入墾於萬寶新庄地區(今草屯鎮新庄里);

第二批於嘉慶十五年(1810),再由同為二十七世之洪秉正等人,來台入墾於頂茄荖地區(今草屯鎮加老里)。

至二十九世洪善述時,再率子洪純忠、洪純孝、洪純廉、洪純節(洪鐘英),

由頂茄荖拓墾至田厝仔地區(今草屯鎮加老里)。

DSC03841.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DSC03840.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

道光年間,再由敦樸派二十九世洪關雎及石頭埔媽祖會董事,將原洪姓家族所興建之「茄荖圳」加以延長為

「媽助圳」,再次擴展水稻種植,促進草屯地區土地開發利用。

日治時期以後,洪姓敦樸派第三十三世洪火煉,於昭和六年(1931)與地方人士創立「產業組合」與

「草屯信用販賣部購買利用組合」(今草屯鎮農會前身)。

DSC03842.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

尤其,因為洪火煉對農業社會組織之熟捻,進而首創臺灣地區農業倉庫業務。

正因其對於農業倉庫業務之貢獻,乃於後世留有「農倉先覺者」之美稱。

而洪火煉在農業社會組織之活躍,亦促使其次子洪樵榕得以於光復之後(19571963)連任兩屆南投縣縣長。

DSC03843.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DSC03844.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

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反官事件之際,洪姓家族敦樸派二十七世洪育德之子洪登榜、洪必祥,

即率族人協助清廷平定林爽文之起義,而受到朝廷封賞。

當時獲頒之「虎穴揮戈」匾額,現仍存於草屯鎮新庄里洪姓古厝燉德堂之中。

而後二十八世洪登榜次子洪攀龍,則開設武館,經營「萬安保鑣局」,維護台中、彰化與埔里之間

貨物運送安全, 承繼家族守護地方的使命。

DSC03845.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DSC03846.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

迨至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反官事件興起,

同治三年(1864年)敦樸派二十九世洪攀龍、洪水浮兩兄弟之子洪欉、洪璠(洪濟純)、洪益等響應戴潮春起義,

領導洪姓族人於北勢湳地區(今草屯鎮北勢里)團聚抗清勢力。

惜兵敗,不僅家族成員死傷慘重,田產亦被沒收充公。

DSC03839.JPG - 草屯  新庄  燉德堂

燉德堂又名育德堂 係由 31 世洪萬源 (現任管理人洪煥祈祖父) 於光緒年間起建。

當時乾隆 皇帝為感念洪育德及其二子 登榜、 必祥,於乾隆 58 年因平定林爽文之役

有功,欽賜「虎穴 揮戈」匾額,現懸掛於堂前。

洪氏郡望多稱之為燉煌衍派 , 加上感念當年的渡台先祖育德公,

慎終追遠之故,取名為「燉德堂」。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