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4955.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秀山里原稱「上橫山」,位於大雅街區之西方約二公里處的小村落。海拔約170公尺的大肚山緩斜坡上。

在聚落西北至西方有突起小山峰群,統稱為橫山Kernbut群,海拔約300公尺。地勢從北北東,走向南南西,

橫列於山崗東側的村莊,又與南南西方之「下橫山」(今之橫山里)對稱,故稱為「上橫山」。

DSC04971.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DSC04951.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康熙末年,廣東大埔縣人張達京來台。雍正元年(1723)張達京(字振萬),以「張振萬」墾號,獨資與岸裡社

以「割地換水」方式訂立墾約,開鑿水圳,稱「下埤」「又稱葫蘆墩圳」,自樸仔籬築埤引進大甲溪水,灌溉今神岡區、

大雅區上、下橫山、上、下員林、各一部份土地,面積約一九餘甲,以向平埔族人承墾;

DSC04952.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DSC04953.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另於雍正十一年(1733)張振萬又邀同漢人秦登鑑、姚德金、廖朝孔、江又金、陳周文等組成「六館業戶」,

共同出資從樸仔籬口築「上埤」(即?霧栜(拺)圳)引進大甲溪水。

 

DSC04955.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DSC04954.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DSC04956.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DSC04958.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乾隆年間,由於水利興修,埤圳陸續完成,隨之大批移民湧至,除客籍墾戶入墾,更有來自漳州府轄所屬三縣籍

張姓墾戶,從事大規模開發,漢人移民社會急速形成而建立埧仔庄附近十個村落,直到日治時期明治34年(1902)

台灣總督府頒布「公共埤圳規則」,台中地區的上埤(?霧栜(拺)圳)、下埤(葫蘆墩圳)、下溪洲圳(1823年,

由陳天來、陳奎、陳漢、陳策、陳荐(薦)組「陳五協」號開發)併稱為「葫蘆墩圳」。

DSC04959.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DSC04960.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乾隆二十六年(1761)張振萬招墾到阿河巴莊(大雅)上橫山一帶,故設一行館(工寮),專門處理田地出租及收租事宜

而得名,「公館仔名稱沿用至今。當時每甲納租金稻穀八石,永為定例,佃人須自送稻榖至「公館」交納入倉,另外補貼

配運車工腳銀,每石四分五釐,自此近二百年佃農都到「公館」納租,

 

至今秀山里之「公館仔」名稱,仍為居民所延用,

公館仔今仍保留原址重建的「公館仔福德祠」,福德祠旁有一棵百餘年老榕樹,枝葉依然茂盛,十分壯觀。

 

DSC04970.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DSC04961.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DSC04969.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秀山里的田野之中有一官墓—誥封朝議大夫 昇齋張公墓。

墓碑上的燈號為浦邑,一般即是漳浦的代名詞…….

 

DSC04962.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DSC04967.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DSC04966.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按 : 朝議大夫乃文散官名。隋文帝始置。煬帝時罷。唐為正五品下,文官第十一階。

宋元豐改制用以代太常卿、少卿及左、右司郎中,后定為第十五階。明從四品初授朝列大夫,

升授朝議大夫。清從四品概授朝議大夫。

 

DSC04963.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DSC04968.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可見朝議大夫為從四品的散官銜,一般都是因為子孫獲取功名之後的誥贈……

此地雖近上橫山,就地緣上來看,或許與謙興堂的七埒張家有關 ,

 

但若以功名的角度來看,更有可能是旗杆內的張家有關 ?

 

DSC04964.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張顯臣(官名國揚),員林里人,生於清咸豐四年(1854),於光緒十四年(1988)參加福建鄉試中戊子科武舉人

中舉捷報如下:『貴府老爺張篆國揚,蒙 欽命主試頭品戴兵部尚書,閩浙總督兼管福建巡撫部堂事卞為戊子正科福建

鄉試中武舉人第三十八名,連登黃甲台南五學送闈報』。

 

DSC04965.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日治時期,張顯臣於明治二十九年(1896) 擔任拺東下堡堡長,管轄今之豐原、潭子、大雅與西屯區,

1897年任犁頭店辦事署參事,1898年任台中辦事署公議員,1900年任埧雅區街長。

張顯臣公曾創立利澤銀行,開設斗六水圳,經營製糖業,並於1920年擔任大雅庄信用組合首任組合長。

 

 

 

其族弟張瑤山(官名碧卿) 同為光緒十七年(1892) 辛卯科鄉試武舉人,

誠為『光耀門第,豎旗祭祖,一族兩舉人』。

 

張家原本有一古厝位於中清路三段二○四號,堂號金鑑堂,俗稱為「旗杆內」張家。

可惜已於1990年初拆除,原址改建為美麗人生透天別墅。

 

DSC04957.JPG - 大雅  朝議大夫張昇齋墓

 

旗杆內張家祖籍福建漳州漳浦眉田村,先世自然公於乾隆年間渡海來台,初居水裡港,後遷大雅居住,

代表人物即為前清武舉人張國揚(顯臣)及其弟張瑤山(碧卿)。

 

 

這座古墓是否會是旗杆內舉人的祖墳,

尚待進一步考證。

這座古墓是否會是旗杆內舉人的祖墳,

尚待進一步考證。

 

 

 

 

 

t-family: 細明體; mso-bidi-font-family: 細明體;”>

 

 

 

 

 

 

 

 

 

 

 

細明體; font-size: 10pt; mso-bidi-font-family: 細明體;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TW; mso-bidi-language: AR-SA;”>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