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5850.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

相傳先民移台,來自漳泉二地移民,係以詔安圳為界,以東大多為漳州移民,以西則多為泉州移民生聚之所。

形成漢人街庄後,因當地處漳泉接觸地帶,寓意「漳泉和睦相處,創建美好地方」,故名「和美」。

DSC05854.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DSC05846.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

和美地區古為平埔族原住民半線社、阿束社故地。

明永曆十八年設北路安撫司於半線(彰化市)執掌地方治安暨撫番,總護諸將,察治姦宄,凡兵民之政皆屬之。

永曆十九年派左武衛武平候劉國軒率兵駐此,自此兵丁開拓半線社與阿束社,是為本地開闢之始。

 

DSC05855.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DSC05856.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

繼之泉州人施長齡、楊志申,以及清康熙中葉時泉州人吳洛、黃榜等來線西堡墾殖或自鹿港登陸;

或自諸羅北上,招工買牛,引水開地,各地逐漸開闢。

康熙五十七年大肚溪水患將阿束社等流失,餘存平埔族徙居番社口,後徙埔里山區

康熙六十年始設半線堡,六十一年朱一貴起義敗後,隨清軍而來之移民及解甲歸田之兵丁逐漸增多。

 

DSC05848.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

 

雍正年間,東西第一、二圳即行創設。乾隆五年楊志申、施士安又開創福馬圳。

乾隆六年本鎮為半線堡茄黎莊、阿束社所轄。乾隆二十七年分為半線東西二堡

東西第三圳於乾隆三十一年復由楊志申開創,灌溉系統大備。

迨至道光十年,和美地區已有三十六莊。

 

DSC05850.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DSC05851.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

當地初始的聚落名為「四張犁」,發展成為今日的四張里,早期居民務農為生,居民以謝姓居多,

轄內地名除四張犁外,尚有因當地一處燒窯工廠而得名的「王窯」

 

DSC05849.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DSC05847.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

 

此處離線西已不遠, 位於線西境內初稱為「二十張犁」的地方,因與和美四張犁相距僅一公里,

因而略稱為「頂犁」以加以區別。

 

DSC05853.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

 

位於大馬路旁的第三公墓內,有一座頗為古樸的墓,雖是昭和年間所建,

建材卻具有濃濃的典雅風格,

 

形制之美並不比真正的清代古墓差。

 

DSC05844.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DSC05845.JPG - 和美  四張  陳母吳氏鶯墓
( 旁篇的另一座墓 )

路過時看到了,瞥一眼立刻被其姿態所吸引. ……..

 

根據資料知道 雍正年間,安溪人陳贊、陳邵、陳候入墾今彰化縣和美鎮一帶,

對於該墓,並無太多的相關資訊 。

 

 

 

 

 

 

 

0

6 留言

  1. gyoza 2016 年 10 月 31 日 於 下午 5:44

    我記得陳虛谷的母親(養母)就叫做吳氏鶯。從地緣及年代來看,應該就是陳錫奎妻子的墓。

  2. gyoza 2016 年 10 月 31 日 於 下午 5:44

    我記得陳虛谷的母親(養母)就叫做吳氏鶯。從地緣及年代來看,應該就是陳錫奎妻子的墓。

  3. apex.cheng 2016 年 10 月 31 日 於 下午 9:11

    感謝提供資訊。

  4. apex.cheng 2016 年 10 月 31 日 於 下午 9:11

    感謝提供資訊。

  5. gyoza 2016 年 10 月 31 日 於 下午 10:58

    最後那座姚母蘇氏枆墓,有可能是姚嘉文他們家族的。

  6. gyoza 2016 年 10 月 31 日 於 下午 10:58

    最後那座姚母蘇氏枆墓,有可能是姚嘉文他們家族的。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