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於開闢之前,名「卡里善」,原為平埔族半線(BABUZA)社、阿束(ASOCK)社之故地。
明永曆十八年(1664)設北路安撫司於半線(今彰化市),執掌地方治安暨撫番,總護諸將,察治姦宄,凡兵民之政皆屬之。
明永曆十九年(1665) 派左武衛武平候劉國軒率兵駐此,布屯田制,自此兵丁開拓半線社與阿束社,是為開闢之始。
後來,泉州人施長齡、楊志申,以及清康熙中葉時泉州人吳洛、黃榜等來墾殖或自鹿港登陸,
或自諸羅北上,招工買牛,引水開地,各地逐漸開闢。
相傳先民移台,來自漳泉二地移民,係以詔安圳為界,以東大多為漳州移民,以西則多為泉州移民生聚之所。
因當地處漳泉接觸地帶,寓意「漳泉和睦相處,創建美好地方」,故名「和美」。
甘仔井即今彰化縣和美鎮今柑井里一帶。
柑井里在清朝時,道光版彰化縣志係記載為甘仔井, 目前亦多以甘仔井稱之。
相傳先民移居此地開墾落居後, 鑿井取水食用,井水清徹甘甜芬芬而以井引喻為地名,
日治時期改寫為柑仔井, 後於大正九年(1920) 再改寫為柑子井,
光復後,定名為柑井里。
柑井里土沃泉甘,開發甚早, 為早期先民東行西歸、南來北往必經之交通要道。
不管從大肚溪北或八卦山上運木材南下或西歸; 或從鹿港運鹽米北上或東行, 常以本里各地井旁為中繼飲水或休息站,
相互間並稱本地為甘仔井,地名乃因而留傳至今。
里內有座建於乾隆二年的廟宇,名為玄天上帝公廟,可見該聚落開發之早……
後來更名為武當宮,是里民及四方善信的信仰中心。
頂厝又稱頂甘仔井庄,在柑井里的上方﹝北方﹞,包含今東光路以北區域。
其中位處東光路北方部落者稱為西勢仔;柑竹路以東部落稱為路東角,居民以姓吳及姓陳為多;
柑竹路以西部落稱為路西角,居民則以姓林為多。
西勢仔為今頂厝的小地名,位於東光路以北一帶,地名起因係因位處灌溉圳溝西方之意,居民以林姓為多。
其被稱為西勢仔,亦有與鐵山里的東勢頭庄相望之意。
東竹圍則位於柑竹路以東,東光路以北一帶,
地名起因係因當地以前有種植刺竹為籬而自成部落,居民也以姓林為多。
下厝又稱下甘仔井庄,在柑井里下方的部落,即今東明路兩側一帶部落,居民以姓林為多。
過圳仔在今樹仔腳排水溝﹝樹仔腳排水溝又稱湳底溝﹞以南一帶。過圳之意,表示過了湳底溝以南之部落。
即今湳底溝與彰美路之間,在柑竹路路頭左右兩側之部落。
學部仔內位處過圳仔的小地名,即今柑竹路12巷及46巷之間一帶。以前當地林姓居民建有一私塾,故以為名。
如此看來,這棟位於巷底有著軒亭的古厝,門額上寫著南極星輝,有有著昔日華宅的彩繪 ,
從門牌上看出應屬於竹圍里的轄區之內。
可以確認的是,該聚落所居之人應該以林姓居多吧 ?
根據林家來台後代子孫的族譜,林家來台第一代林朝清從廈門來台,原本在台南一帶落腳,
第二、三代決定遷居彰化和美柑井開墾,後代子孫在柑井枝繁葉茂,
所以,和美鎮柑井里有將近四成居民都姓林……
柑井林家最近在田裡挖掘到一塊乾隆年間的先人墓碑;墓碑上記載著銀同的燈號;
墓碑正中央刻著「清顯考信篤林公之墓」,信篤即其先祖林文艷的號,墓碑也刻著立碑時間為「乾隆己亥年陽月」,
也就是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距今已有二三七年了。
古厝背景雖無法確認,
但應該就是林氏家族所有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