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6639.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關於花園一帶的發展變遷,雖然沒有直接明確的史料記載可供依循,但在記載明鄭時期台灣鄭軍概況的

〈鄭氏臺灣軍備圖〉當中,本地附近即已有「小香洋民社」的記載。

DSC06617.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45.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46.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所謂「小香洋」即是今日的關廟香洋一地,此民社的前身,很有可能就是平埔族原住民的聚落,

所以位居於香洋東北側的北花里境,最初應該是屬於西拉雅族新港社群的小香洋社聚落原住民之生活範圍。

DSC06622.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25.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至明永曆15年(1661)鄭成功來台驅荷後,本地屬承天府萬年縣新豐里所轄範圍,位置依然鄰近小香洋民社,

因此可能持續作為該社漢人所活動涉足的範圍;

DSC06623.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24.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另外,有漳州龍溪人盧羗,此時亦隨鄭軍來台,落腳於本村境竹圍內一地,

是較早來此地開墾的漢人足跡。

DSC06630.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31.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清領時期,本地境屬台灣府台灣縣新豐里所轄,附近一帶發展多集中於今南花里花園聚落一處,

北花里境內尚無獨立成莊者;

然而,在清乾隆36年(1771)香洋方家鬮書的記載當中,出現了本境內的牛稠埔一地,

DSC06628.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29.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32.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依據文中所記,牛稠埔僅提到了田園的規模,似乎也尚未有聚落成形。

到了清咸豐7年(1857)一份民間鬮書中即出現了「花園」兩字,

至清同治年間,依〈臺灣縣輿圖纂要〉所記載的新豐里28莊聚落,其中有「香洋花園莊」者,

是香洋與花園二地所成之聚落,其東北側一角,即在本境之內。

DSC06626.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27.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33.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而在清末到日治初期的這段期間,本境的發展概況,可以從日明治44年(1911)製成的《臺灣堡圖》一窺大概,

圖中本里境的範圍內,僅在西側涵括了花園聚落的東北側部分一角街廓,其餘地方僅有零星田野,散落於丘陵地形之中,

以及一條從關帝廟街通往龍崎地方的小徑(今縣182線道的雛形)。

DSC06639.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總括日治時期的發展,從昭和2年(1927)的地形圖來看,可大致了解發展情形與日治初期相差不大,

僅在靠近關帝廟的部分有花園聚落的一小角,大部分地區,包含牛稠埔等地,仍多田野之境;

DSC06641.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南花里和北花里原為一體,以往俗稱「花園仔」,後因人口增加才區分為南花和北花二里。

雖然花園地區在行政劃分上分為南花里和北花里,但是兩里里民仍然認同南、北花二里同為一體,

因此共同組成花園社區發展協會,

不過花園地方的選舉投票所,北花里在上帝公壇投票,南花里則是在明德堂投票。

 

劉家始祖劉萬興從福建泉州到關廟花園地區卜居,闢荒務農開基立業。

DSC06637.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36.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來台始祖劉萬興諱教,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塘源社分居馬蹄社十九都巷仔口。

萬興公壯年時,奉請父千養公及母神主牌位來台灣。綿延十世後,後裔子孫承其德澤,

可謂是枝榮葉茂,擁有百家族眾近千人。

DSC06644.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42.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43.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在關廟鄉南花村建劉姓宗祠乙座,稱之為花園劉氏宗祠……….

DSC06638.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35.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DSC06640.JPG - 關廟  南花  劉家古厝

 

聚落內明德堂後有一三合院古厝,兩側護龍山牆上有著其林的泥塑圖樣頗具特色。

 

可惜多有損毀,屋瓦亦已部分替換。

再則隱身在巷底,

早已為人所遺忘………..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