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6725.JPG - 再訪  新化老街

新化昔日稱「大目降」,明鄭之後,因取新歸化蕃社之意而命名新化。

日本統治台灣時,本鎮沿用前清地名,屬台南廳轄內並設置大目降支廳。

大正元年(1912) ,本鎮改名新化街,屬台南州管轄,

並置新化郡役所,轄下有新化街、善化街、左鎮庄、南化庄、玉井庄、楠西庄、山上庄、新市庄、安定庄等九街庄,

光復後,改為新化鎮。

DSC06707.JPG - 再訪  新化老街DSC06709.JPG - 再訪  新化老街DSC06708.JPG - 再訪  新化老街

 談起新化老街為什麼會成為過去的台南縣主要物資集散地?

無庸置疑的,首先要歸功新化特殊地理位置所帶來的優勢條件。

 新化主要以新化街仔為主要的交易場所,從早到晚,在每個角落都有上演著買賣的生意。

DSC06710.JPG - 再訪  新化老街DSC06711.JPG - 再訪  新化老街DSC06713.JPG - 再訪  新化老街

不只沿街兩排的店家及熱鬧的市場,

老街的「三角湧仔」更是每個在地的居民耳熟能詳的交易場所……..

DSC06716.JPG - 再訪  新化老街DSC06712.JPG - 再訪  新化老街DSC06718.JPG - 再訪  新化老街DSC06717.JPG - 再訪  新化老街

新化老街位於台南新化區中正路,中正路又分為東邊街及西邊街,

原本老街範圍包括中山路及中正路,兩條老街交會形成「三角湧」,但於1995年為道路拓寬工程,

中山路老街全數拆除,後經過台南當地文史工作者及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王明蘅發起保存老街口號,

1999年投票通過保存中正路街屋,老屋才得以保存下來。

DSC06720.JPG - 再訪  新化老街DSC06722.JPG - 再訪  新化老街DSC06723.JPG - 再訪  新化老街DSC06724.JPG - 再訪  新化老街

後由政府機關提供金費進行維護與美化老街工程,讓老街蛻變成台南最具特色的文化區。

新化老街上最有名的便是「三棧樓」,三棧樓為當時地方富豪「林家」採用荷蘭式建築而成,

三層樓的格局在當是更是華貴的展現。

DSC06725.JPG - 再訪  新化老街DSC06727.JPG - 再訪  新化老街

除了三棧樓外,老街上的建築都經過精心雕琢,以水泥及大陸福杉為素材,手工刻劃出活靈活現的裝飾與浮雕,

巴洛克式風格融合傳統元素,無鋼筋的豪華樓房,更添經典。

DSC06721.JPG - 再訪  新化老街

西側街屋的特色為磚造騎樓柱、木格柵樓板與巴洛克風格的女兒牆,

立面多採洗石子工法並做有盾牌飾與花草飾等裝飾圖案。

DSC06714.JPG - 再訪  新化老街

東側街屋為二層樓高的現代主義式街屋;

立面多切割為三開間,並有幾何形狀的鑄鐵欄杆做裝飾,此外均設有陽臺。

兩相比較之下,東側街屋立面的裝飾較西側街屋簡潔。

DSC06726.JPG - 再訪  新化老街

此行並非專程來探老街,

但既然來了,還是忍不住停下腳步來欣賞一下………

平心而論,所謂的造街運動反而讓老街變得更加庸俗。

這是一直以來覺得沒有必要的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