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區舊稱「蕭壠」或「蕭壟」,為平埔原住民西拉雅族社名「Saulang」之音譯,
意為「契約之地」。
昔日蕭壠社與新港社(今新市)、目加溜灣社(今善化)、麻荳社(今麻豆)共稱平埔族四大社。
「蕭壠(Soulang)」一語有「河川曲流處」的意思,剛好可以說明這個聚落的地緣特色。
古代的佳里區位於濱海的蕭壠半島,西南靠臺江內海,北臨古曾文溪(今將軍溪),
當時的蕭壠市街與佳里興尚隔溪分處南北。
十九世紀中葉古曾文溪改道、臺江陸浮後,佳里區才位於內陸至今。
本區在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州)下之永定里及開化里,到了清治時期則隸屬臺灣府諸羅縣,
1704年以前一直為縣治所在;1787年後諸羅改名嘉義,繼續隸嘉義縣管轄;
清末1887年改隸臺南府。
大正九年(1920) 臺灣地方改制,因古縣治所在地佳里興,而將蕭壠改名為「佳里」,並設置「佳里庄」,
劃歸臺南州北門郡管轄,為郡治之所在;
1933年12月升格為「佳里街」。戰後改設為佳里鎮,2010年12月升格為佳里區。
六安里位於區中心北部,北臨興化里,西接海澄里、安西里,南連東寧里,東與民安里北鄰。
本里有六安堂、十姓、三房、東勢角、六房等村落,因此,本里可能取六安堂「六安」兩字命名。
其行政區域大致為:
進學路以北,西以喜南大圳蕭龍分線為界,尚德牧業公司以南,黃竹圍以西;
轄區內有北門高中、北門農校、圖書館、城隍廟,
還有中山公園、佳里糖廠(蕭壟文化園區) 等。
位於竹圍街內尚保留有幾戶的三合院,實際走訪,發現有其建築特色…….
據悉,此間古厝屬蘇姓人家所有。
據網路搜尋訊息顯示,位於其北側的興化里,恰好有一個佳化蘇氏宗親會,
因而顯示兩者之間或許有所關聯。
興化里為佳里興三里之一,轄有潭仔墘及蘇厝寮二庄,
蘇厝寮鄰近漚汪,昔日 由蘇姓先祖自大陸同安縣遷入來此定居,
庄頭廟是寶興宮,主祀保生大帝。
此間的蘇姓人家也許就來自於蘇厝寮……..
其中一間三合院,前廊水車堵的洗石子,木雕門扇,以及穿插其中的磁磚彩繪等,
可說明古厝應建造於日治時期。
歲月的斑駁痕跡,讓古厝更加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