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領時期頂山地區是臺江內海的一座小島,初以捕魚養蚶維生,先民蓋草寮居住,故名蚶寮山子。
道光三年的曾文溪改道,廣大海埔地浮覆,蚶寮山人開始從事淡水看天塭的養殖,養殖的高利潤讓蚶寮山聚落
不斷擴大,人口擴張之下,帶動鄰近的聚落中寮及下山子寮的開發。
到了日治初期,鹹水虱目魚養殖開始發展,因為經濟效益高,收入豐碩,
聚落面積持續擴大,頂山村人口也持續的擴增。
日治末期1937年,工業與戰爭需要,日人政府實施強硬政策,強收頂山村民五百甲魚塭,
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將魚塭耕為土盤鹽田,導致村民田產盡失。
走投無路的居民只能任由日人擺佈,成為承攬曬鹽的鹽工。
後來經濟起飛,虱目魚養殖蒸蒸日上,政府也在鹽工考察之後開始重視鹽工生活,鹽工福利增加,
頂山村人口數遞增,開始建學校、蓋衛生所,發展宋江陣。
民國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經濟持續起飛,許多外地發展的士紳回饋鄉村,
保興宮拆除重建代天府,舉辦五朝清醮,登刀梯、釘梯,是信仰的高峰期。
到了九十年代,產業蕭條,深水虱目魚養殖提昇產量改變特有季節性,使虱目魚價格大幅下跌;
鹽業福利高導致臺鹽連年虧損,再加上機械化鹽灘精簡人力,後來全面廢曬,
造成頂山村無產業發展,成為高齡化村落。
七股鄉頂山村是「北七股六村」之一,在大潭寮西南,
清初陳姓首先八墾,後又有張、吳、杜等姓陸續前來,在小嶼沙上築寮捕魚養蚶,故稱「蚶寮山仔」,
後以位在海岸線北邊 (頂頭) 而稱「頂山仔」,戰後設村,乃沿稱為「頂山村」;
日治時期因日本人強收五百甲魚塭為鹽田,造就了今天頂山村置身鹽田中的特殊景觀。
聚落大部分的房子是面向西方也就是面海方向,只有少數幾間圍繞庄廟前廣場的房子
是面向南北方向的房子,其目的是為了防止冬天北風從後門直接灌入。
青鯤鯓、馬沙溝、頂山、西寮這四個沿海村落,在傳統建築上有一個共同的特色-「火庫起」的建築形式,
因為位處沿海,一旦遭遇颱風,風勢雨勢強烈,目的在防範風雨的侵入。
另一個重要的特色就是明間正廳大門的「包簷」做法,
其目的是為了讓凹壽的面積變小,使得風雨入侵屋內的機會變小。
其實在西南沿海一帶的民居,常有此建築特色……….
七股地區的陳氏來臺祖陳光明、陳少老父子,原籍「福建省漳洲府龍溪縣28都劉瑞堡田中央」,
於清乾隆7 年來臺拓墾,定居於頂潭,少老生三水、三義、三江、三南4 子,
其後裔子孫分散居住於頂潭、頂山仔、中寮及十份等聚落。
頂山聚落內部的陳姓宗族支脈很多。
而較重要的一脈,是原籍漳州府的陳教(1703─1774),在清雍正11年(1733),奉三山國王由「蔴荳堡舊埕」
移入, 並在乾隆年間陸續圍墾聚落東南方的「合記魚塭」(俗名「貓耳魚塭」)達百餘甲。
陳教生文通、文曉、傳宗3子,長子文通(1750─1802)傳嚴光、
清耀、清晏、福順、爵5子,為頂山仔「陳姓五房祖」。
陳姓也算是聚落內最大的姓氏,隨處可見穎川的堂號。
陳姓之後陸續又有張、吳、鐘、林、杜等各姓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