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之際,福建沿海居民為了遠避兵禍或饑饉,相繼渡海來台,另建家園。
明神宗年間,約1600年前後,一股黃吳蘇傅等四姓先民,先後定居本地墾殖,
是開墾本地的原始四姓。
後有大夥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十六都芙蓉鄉李姓族人五大房移入,
後因族人眾多,遂成為本地最大氏族。
昔時墾殖之初,因耕地或排水或通路之爭,難免發生糾紛,是當時台灣各地數見不鮮的現象,
而舉族由一地移往另一地,重新尋找耕地者,則到處可見。
本地原始四姓之中,除了傅姓之外,黃吳蘇族人陸續遷徙他地,另謀發展,
留居本地者,僅寥寥數戶而已。
康熙二十三年(1684),本地隸屬諸羅縣,光緒十三年(1887),本地改隸雲林縣,
當時元長行政區稱白沙墩堡元長莊,雲林縣共劃分十五堡,白沙墩堡轄二十三莊。
原始四姓內的傅姓先民,來自福建泉州府南安縣桃源舖戶分枝十六都官園董頭社,
於清朝乾隆六年(1741) 渡台,定居本莊。
有一位俗名「傅元掌」者,領導族人墾地開渠,籌建茅舍,為人熱誠豁達,樂於服務,
遠近村莊及來往商旅,以及本莊居民,乃以「元掌」稱呼本地,於是元掌之地名就此建立。
台灣移民早期,各地以人名或姓氏為地名者,比比皆是,元掌即為一例。
另有一說是說 : 清朝治台期間,盜匪猖獗,不論城鎮鄉村,受害甚烈,居民苦不堪言,地方政府無力保護
善良百姓,各莊遂各自糾合壯丁組織團勇自保。
本莊曾協助官兵擊潰賊寇,表現英勇,據云,官府獲報佳音,通令各地,將「元掌莊」改為「元長莊」,
有天張地久,長年發達之意。
據台灣文獻叢刊記載,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舉兵反清,五十二年九月,
「賊黨分踞大埔林,打貓、斗六門、水沙連、菴古坑諸處。」九月十五日,「鹿港總兵普吉保領兵五千五百人,
理蕃同知黃嘉訓率義民數千人,往援諸羅,札(紮)營元長莊。」云云。
由此可見,元長之名早在乾隆年間即已被使用…….
明末清初,移民台灣的先驅拓荒者,必需克服風大浪高的台灣海峽,方能踏上寶島。
在道光年間,一位名叫李壇的莊民,冒險前往福建南安縣十六都芙蓉故里鰲峰宮,恭迎保生大帝軟身
雕像和尤府千歲雕像各一尊,返回本地奉祀。
此即現今鰲峰宮之前身…….
也說明了李姓在此地的領導地位。據統計雲林縣元長鄉共有李姓有約一千五百多人,
為鄉內第二大姓。
清代屬白沙墩堡元長莊,日治時期改隸為台南州地,港邵元長,並分四保,
光復後劃分二村,長南村與長北村。
兩村以傅、李兩大家族居多,尤以李氏二房、三房子孫繁延最盛。
位於文化街上的李家古厝,
是長南村內保存完整的三合院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