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蘭統治時期,此地瀕臨倒風內海,是平埔族西拉雅族
四大社之一蕭壟社的遷居之地,為今茅港尾社內。
熱蘭遮城日誌中就記載著為於位於麻豆與哆囉嘓之間
有條茅港尾(Omkamboy)溪,又稱Vatiouwva。
明鄭時期,「鄭氏台灣軍備圖」記為「梅港尾」,
後來改稱「茅港尾」,也是倒風內海海汊,為一港口,逐漸熱絡。
另有「右武衛」、「中營」、「營仔庄(溝)」、「海墘營」等地名,
皆是軍民沿著倒風內海沿岸,及茅港尾四週開始紮營落腳與此。
下營俗稱「海墘營」,為靠海的軍營,故得名。
清康熙33年(1694)設立「茅港尾堡」,不僅有鋪兵送公文,
而塘汛、倉厫、渡口、橋梁、陂圳也於茅港尾或鄰近地區逐漸建設起來,
諸羅知縣周鍾瑄也於康熙55年建茅港尾公館。
官道也經通於此,使得茅港尾一躍成為府城至諸羅縣城
南北官道上最大驛站,僅次於台南府城及鹽水港。
商人雲集,熱鬧繁華,
曾被以「小揚州」來形容。
18世紀中,八掌溪、急水溪,相繼改道,挾帶大量土石泥沙沖入
倒風內海,濱海沿岸逐漸成為陸地,導致港口淤塞。
同治元年(1862),臺南地區發生大地震,茅港尾亦受到摧毀。
光緒11年(1885)分設茅港尾東、西二堡。
此後自然條件的改變加上兵戎和瘟疫,港口地位
就此讓給了麻豆港。
到了日治時期,大正9年(1920)地方制度改革,茅港尾東西二堡
合併改稱「下營庄」,劃歸臺南州曾文郡管轄,轄下有:
下營、十六甲、麻豆寮、大屯寮、茅港尾等五大字。
行政中心因而西移至現今所在地……
下營鄉舊稱「海墘營」,歷史悠久的「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更是鄉民的信仰中心,
傳襲下營鄉姜、林、陳、曾、沈、洪等六大姓共治,
成立六姓財產管理會,推選委員管理廟務。
下營曾氏三省堂是龍山派脈。
早期先祖由福建泉州龍山遷移廈門曾厝垵,再分枝葉到達漳州厚境。
一代祖「晉公」,於清康熙中葉年間,自福建漳州渡海來臺,
入墾海墘營,落戶宅內里舊稱宅仔內,大抵在下營上帝廟廟後
及其西邊一帶的聚落,
宅仔內也叫宅內角,為曾、沈兩姓於康熙年間所墾之地,
以種菜和種植果樹維生,因在菜園和果園築寮聚居逐漸成庄,
故稱宅仔內(宅即為有圍籬的菜園之意)。
此地有一諺語 :
「第一富翁上帝公、第二富翁曾春風、
第三富翁崎頭旺、第四富翁文貴王。」
可見曾春風財力雄厚,
目前尤其保留下來的古厝,
可見其飾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