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4502.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三角湧為三峽之舊名,以地處大嵙坎、三角湧、橫溪三河匯流之口,

故名三角湧。

DSC04494.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495.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清朝初期有福建泉州人陳瑜招募佃丁,由今鶯歌鎮進墾於此,旋又有泉州安溪人董日旭率族來墾,

移民於大姑陷溪、三角湧溪、橫溪等三溪匯合之三角形沖積平原上,拓墾成莊,名三角躅。

按『三角』及因三角形平原而名,『躅』為住足不前,因三面環水故也。

DSC04493.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492.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496.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至日治時期大正九年 (1920) 取大陸長江上流「三峽」地名改稱為三峽庄,

1941年時住民聚增,升格為三峽街,光復後改為三峽鎮。

民權路上的三峽老街是比較大家熟悉的,此行刻意造訪老街旁的後街巷弄,

探訪一些不一樣的舊街風情…….

DSC04490.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489.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挹翠樓,位於民權老街84巷尾的一座早已人去樓空的老舊宅第,外觀的門樓看似保存完整,

但走進去一看,內部屋瓦破敗、斷垣殘壁的景象總讓人不願在此久留。

 DSC04479.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45.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44.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481.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或許對於觀光客而言,連大門門牌上模糊的「挹翠樓」三字都未仔細地去辨識;然而對於老三峽人而言,

卻多少有所耳聞關於這棟當時的豪華宅第和屋主簡阿牛的故事。

DSC04542.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43.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50.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48.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47.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簡阿牛,原為大嵙崁(今大溪)埔頂人,是當時一位在北台灣經營許多產業的紳商。

聽聞三角湧交通便利、產業繁榮,因而受到吸引來此投資,並開設「建發染坊」經營染布業,並同時建了此一西式宅第。

但在居住一段時間後即回到大溪,未再返回,只留下了許多鄰里間的傳聞和其富商的形象。

DSC04483.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484.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499.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498.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乾隆十七年(1752)  安溪人李國開,選擇在三角湧溪旁的公館尾一帶開墾。

乾隆二十年(1755) 安溪人董日旭隨後也來開拓本地,遍及三角湧、公館尾、公館後、礁溪、八張、中埔等地。

DSC04502.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乾隆二十一年(1756) 陳金定、李朝盛、董張三人倡議建造三角湧至柑園的道路,

乾隆二十四年由陳金定、廖張江等續築大嵙崁經缺仔莊、中莊、橋仔頭之道路延伸至三角湧。

在經過漫長的時間打拚後,此時三角湧的人口已初具規模,日漸繁榮。

位於三峽教會旁的巷弄中保存棟古厝,門額上寫著仙景衍派,

這正是姓李的堂號…….

DSC04504.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06.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07.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李國開,字奕守,生於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積德鄉崇善里芸尾埔姜瓊厝。

乾隆十七年(1752) 來臺,屯居三角湧公館尾(今秀川里),開拓荒地耕耘,為仙景清白家李氏臺灣三峽始祖,

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享年七十。

DSC04508.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以李國開為開臺祖之仙景李氏,為早期墾拓本鎮的氏族之一,李氏抵公館尾從事開墾,其堂弟元明隨後亦至。

李國開育有六男,三子茂昌隨往臺灣,公館尾李姓多屬其族,子孫繁衍已歷十代有餘。

DSC04510.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03.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09.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李氏為當地望族,代有才人出,如於艋舺舊街自創北郊「安記號」經營航運的李三朋、日治花蓮港廳瑞穗庄長的李朝瑞,

後有耆宿(間接選舉第二屆、民選第一、二任鎮長)李章榮均為其後。

文史記載李家大厝原有房三十餘間,如今僅存恐已不多………

DSC04567.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66.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另在臨河的一側,有一洋樓,殘破不堪,據說係當地仕紳陳嘉猷的故居;

陳嘉猷,字材謀,生於清咸豐九年(1959) ,住三角湧街四五番地(今民權街七十二號)。

性情溫厚恭順,自幼好學,明經精文,光緒八年(1882),兵備道兼提督學政考試取錄優等選中縣學秀才。

DSC04552.JPG - 微雨中的三峽老街DSC04541.JPG - 微雨中的三峽老街

入泮之後,歲考兩列優等,鄉試兩蒙房薦。

弱冠外患日亟,總理團練,防備軍事,劉銘傳撫臺,又委以清丈、清賦事宜,為一方所重。

辦理撫墾事務,幫理海山堡清丈田園、發給丈單,以及團練、團防諸事。

   

明治二十八年(1895),被任命為保良局三角湧分局正主事,明治三十年(1897) 膺任辨務署參事及臺北保良局參事。

迨明治三十四年(1901) 為桃(仔)園廳參事。明治三十三年(1900) 地方設立三角湧公學校,擔任教務囑託

明治四十一年(1908) ,當選桃園廳農會評議員。大正九年(1920) ,地方制度改易,受任命為第一屆庄協議會員,連任四屆,凡八年。

DSC04535.JPG - 微雨中的三峽老街DSC04536.JPG - 微雨中的三峽老街

 事業經營,曾開設元芳號染房,所染各件布類,商業十分發展,隆盛暢售。

明治四十一年(1908) 創立三角湧興殖合股公司,任公司主事,墾殖土地一千六百餘甲。

DSC04521.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DSC04522.JPG - 三峽的後街巷弄

此外,又擔任三峽信用組合長,三峽金融公司理事長,大嵙崁萬基公司理事,桃園軌道株式會社、

海山輕鐵株式會社重役等職務。廣置田業,年收租谷二千石,家道富饒。

可惜對照如今之洋樓窘況,不知所以……..

隱身在三峽老街的後巷之中,想必有更多的人文典故,

值得後人去追索。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