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地名是來自於鶯歌石,舊時稱為「鶯歌石庄」,
地名源自於鎮北山脈屹立一塊鶯狀石而得名。
較廣為人知的傳說是鶯歌石會吐霧食人,瘴氣蔽天,迷人去路。
延平郡王鄭成功率軍擊敗荷蘭人後,行經該處被瘴氣所阻,士卒被鶯歌石吐霧所吞食,
上兵於是開巨砲斷其頸,瘴氣才逐漸地散去。
更聳動的傳說則為相傳1861年,鄭成功率兵擊敗荷蘭人後,安撫各地歸順的原住民,
經過此地聽聞有一隻巨島為害百姓,乃原住民凱達格蘭族的酋長所飼養,為了替百姓除害,
鄭成功便用弓箭射穿巨鳥的咽喉,巨鳥中箭後,長鳴一聲衝到山頭上,
眾人四處找尋,只見山頭有一個像鸚鵡的巨石,喉嚨間百一個空洞,顯然是被箭射穿的傷痕,
眾人才知道這塊巨石就是那隻為非作歹的巨鳥,因此便管叫它— 鶯歌石。
尖山陳家原籍泉州安溪,先人在清雍正年間來臺,
光緒年間陳廷紅帶著陳宗枝、陳阿生及陳清波三個兒子,自臺北圓山一帶遷至鶯歌,
並在尖山興建古宅「蕃仔柯」。
在鶯歌鎮的南方,形如扇面的就是尖山。
尖山堆高度雖僅 129.9公尺,但它卻是相當特殊的孤立火山岩體,
所產的「尖山黑土」和附近「永昌赤土」與鶯歌窯業發展息息相關。
清初漳泉械鬥也曾在此激戰,日軍乙未征台的二甲九之役,義軍也曾在尖山堆集結大敗日軍,
戰後義軍屍體埋葬於此。
日治後,尖山堆成為亂葬崗,今日則是鶯歌第二公墓所在地。
「蕃仔柯」為尖山陳家古宅的別稱,
陳家先人在興建「蕃仔柯」時,據說經過高人指點,這才使得陳家三房人才輩出。
長房陳宗枝的孫子陳紹裘為戰後鶯歌首任官派鎮長。
三房的陳清波,1908-1913年曾擔任保正,之後更長期擔任「鶯歌信用組合」組合長。
二房的陳阿生曾於明治年間擔任區長,其三子陳斐然曾開私塾,並擔任多屆庄協議員,也是鶯歌赫赫有名的「益成記」創辦人;
陳斐然之子陳義方在戰後曾擔任多屆北縣參議會參議員;陳義方之孫陳宏名,則曾擔任北縣第七、八屆議員。
果然是人才輩出……..
陳斐然對鶯歌陶瓷的最大貢獻是匯集眾人的力量,使鶯歌原本分散的傳統小窯場,以合作的方式,展開企業化經營。
1919年陳斐然深受地方敬重,在日人及居民的推舉下,接任「鶯歌信用組合」組合長,他協助整合同業間的各個小生產單位,
共同販售具地方特色的產物,如磚瓦、陶器、茶葉等。
1921年陳斐然進一步發揮產銷勢力,和當地製陶業者成立專業的「尖山陶器生產販賣組合」,
進一步以陶器為主要營業項目。
由於成效卓著,在陳斐然的主導下,越來越多人加入製陶的行列。
陳斐然畢生最重要的事業,是創立「益成記陶器製造部」,掌控了整個鶯歌陶瓷上下游產業,
整合所有陶瓷產業共同販賣,支配當地陶瓷的產銷秩序。後來其子陳義方接管事業,在地方上持續扮演領導的角色。
陳家長期執鶯歌陶業牛耳,對鶯歌陶業整體的提升,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鶯歌福德宮土地公廟坐落於「鯉魚穴」山頭上,下臨鶯歌溪,地理位置優越,
係早期鶯歌地方仕紳陳阿生(1850-1914)提供土地,並由其之子陳斐然(1877-1942)負責募款新建,
迄今已建廟逾一百餘年,
為鶯歌最古老、歷史最悠久之土地公廟,向來香火鼎盛,
為本地里民的信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