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4302.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

大崙地名起源於附近一帶在緩斜坡的台地上,多崗阜,在較大崗阜處創建之村莊,故以名。

大崙地方包括舊小字內厝仔、月眉、山下三小村莊。

DSC04307.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

 

位於月眉的圓光佛學院附近,有一處地名為王屋的地方,社區旁的田野中有兩座墳墓,

一座為誥授奉直大夫王作霖的家族墓,另一座則是王啟新墓,兩墓比麟而立,且規模均不小,

研判應是當地重要人士或地主之輩…….

 

DSC04320.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DSC04311.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DSC04309.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

 

尤其這位王作霖,還擁有奉直大夫的官銜,想必是響叮噹的人物。

 

經查王作霖即王天縱,其人曾擔任中壢等十三庄總理一職………

 

DSC04318.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DSC04319.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DSC04313.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DSC04312.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DSC04308.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DSC04310.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

 

所謂中壢十三庄分兩個區域,一是漢墾戶拓墾區,包括興南、水尾、內壢、洽溪仔、青埔、石頭、後寮、高山頂

中壢埔頂、芝芭里、三座屋、 北勢、雙連坡等,也就是當年郭光天請墾的芝葩里庄。

二是熟番保留區,也就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所築土牛溝外的安平鎮、南勢兩庄,屬於 山仔頂五小庄。

 

DSC04314.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DSC04315.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

 

根據《中壢街勢要覽》,乾隆三十年(1765),郭樽率族人在澗仔壢拓墾,並在澗仔壢社周邊設隘寮,

一直到道光二十二年(184 3),吸引大量農民認佃開墾。

另一個開墾集團以薛啟隆為首,乾隆二年(1737),開墾虎茅莊,東至龜崙嶺、西至崁仔腳、北至南崁、南至霄裡,

乾隆十二年(1747),改虎 茅莊為桃仔園。

乾隆六年(1741),他和霄裡社通事知母六合作,建造霄裡大圳灌溉了番仔寮、三塊厝

南興莊、棋盤厝、八塊厝、山腳莊 等六 莊。

DSC04316.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DSC04317.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

 

 

據洪敏麟編著-台灣舊地名沿革說:中壢平鎮一帶的拓墾,

開始於康熙58年(1719)有客籍陸豐縣人葉奕明,涂耀東入墾,雍正年間有王克師和湯尹炳等人,

到乾隆9年(1744)有宋富麟、宋高麟兄弟入墾於廣興庄一帶,並鑿八字圳灌溉田地,後來宋來高、宋敬文…許多姓宋家族跟著入墾,

因而被稱之為宋屋庄。

 

DSC04301.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DSC04302.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

 

話說王屋來台祖克師生有三子,長子仕泮、次子仕種、三子仕甲等三人,

其中三子仕甲遷安平鎮南勢庄(今平鎮市南勢、金星、東勢等里),

王仕甲生有三子,長子天恭生四子,次子天縱生十子,三子天球生七子,三兄弟總共有二十一子,可謂子孫繁衍,人口旺盛,

後有擴及觀音、中壢、及移居台北者相當多,裔孫繁昌。

所以,位於桃園縣平鎮市南勢庄的王姓家族,多數皆是王屋來台祖克師三子仕甲派下。

 

DSC04303.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DSC04306.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

 

王仕甲誥贈儒林郎,應係通過捐納的方法,取得這從六品上的散位

克師公蒸嘗是仕泮、仕甲鬮分時指定的,而仕甲公蒸嘗則是天恭、天縱、天球鬮分時指定的。

 

王仕甲在道光十四年(1834)正月18日辭世,享年69

那時長子天恭公42歲,次子天縱公34歲,三子天球公31歲。

天恭公長子啟財生四子,生辰 不詳。次子啟丁12歲,三子啟成9歲,

天縱公長子啟智14歲,次子啟信7歲,三子啟仁3歲,天球長子啟潤4歲,次子啟增1歲。

是以諸孫成年者,大 概只有天恭諸子。

 

DSC04304.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

 

以發展家業的人力條件來說,當時應處於蓄勢待發階段。

透過取得儒林郎的誥贈,正式成為鄉紳,為家族昌盛繁榮取得了有利的條件。

 

這應該也是之後

王天縱能榮膺十三庄總理的主要原因吧 ?

 

如此看來,奉直大夫的頭銜大概也是捐納而來……..

旁邊的王啟新墓,墓主人按昭穆看來,應該即是天縱公的子嗣 ?

 

DSC04305.JPG - 中壢  奉直大夫  王作霖墓

 

咸豐六年,淡水同知唐圴找姜殿邦協助處理大溪墘的抗租事件,

(8)月初六,姜殿邦與當時任中壢等十三庄總理的王作霖,也就是天縱公,帶烏槍手100人、壯丁50人,

前往大溪墘催收租谷,當時也是家族事業的高峰期。

 

王家起源於南崁,除了在南崁擴大事業外,也有來到北勢、東勢、南勢或安平鎮發展,

甚至有到鹹菜甕一帶從事隘墾。

 

不論是哪一種,都不能是當地早期開發者,

只能說是後起之秀。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