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0844.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

「萃豐庄,綠圳道」的觀光導覽,此乃是新竹縣新豐鄉最近在光復圳第八支線規劃的環境亮點,

DSC00839.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

介紹光復圳第8支線是光復圳所有支線中灌溉面積最廣、長度最長(24.8公里)

流經和興、青埔、福興、後湖、埔和及坡頭等6村,其灌溉支線沿著高低落差的地形,圳渠內的水利用上流下接的

自然重力方式灌溉農田,最後西達海岸。

DSC00840.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

此行是新豐鄉「後湖村與埔和村」,正好也是「萃豐庄,綠圳道」的觀光鐵馬遊路線、

是一條很道地的鄉土文化之旅。

 

DSC00842.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

 

「萃豐庄」是一個虛名,當初在向官方申請時,因為範圍太大(現在頭前溪到鳳山溪之間),包含許多原有漢墾區、

平埔族的地名,不好說明,所以就將整個墾區取一個吉祥的名字,叫「萃豐庄」,方便業戶跟官方交涉時說明自己的墾區。

 

但墾區內的人民平時並不會用墾區名,而是用比較細的地名。

DSC00843.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

「萃豐庄」收大租的權是非常大的(包含上一站的陰影窩都是),不過後來因為小租權轉移到墾佃上,

又經劉銘傳承認墾佃的所有權後,所以土地就少了許多。

DSC00844.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DSC00848.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

這地方因為被選為公館,而墾佃就散居在四周。

這個聚落在清朝時期一定是個大規模的聚落。

 

整個「萃豐庄」墾佃絕大都數是客家人,大多數是陸豐來的,

其中也有少部分的閩南人,主要是在靠海邊紅毛港那邊………..

 

 

DSC00846.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DSC00845.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

伊能嘉矩(1991)《臺灣文化志》的<中卷第五篇>教學之設施:

伊能嘉矩把「敬字惜紙之風,視作受中國儒家德教感化之結果,一般民眾尚文崇字,乃敬字紙之風。」

而為實現此種特殊風俗,即建敬字亭於衙署、學校、城地、街庄所在,

所有大小廢棄字紙收集爐亭之內,予以焚化。

 

DSC00849.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

 

孔聖敬字亭原為扶雲社的舊物;

新豐扶雲社原創建於新竹縣湖口鄉大湖口番仔湖 ( 新竹工業區東區 ),國道1號公路北上83公里200公尺處,

1979年因新竹工業區之開發土地徵收,而遷建現址 (新竹縣新豐鄉後湖村9鄰竹117縣道1.7公里處 )

 


DSC00847.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

 

扶雲社孔聖亭,於清光緒3(1877)11月完工並開爐進火,迄今已逾百年,

敬字亭的建築方位、型制、尺寸及施工時日等,未留有資料、照片等記錄,無案可稽,殊為遺憾,

僅能從石碑中去追憶。

 

DSC00850.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DSC00841.JPG - 新豐  後湖  孔聖敬字亭

 

孔聖亭,外形遠看有如一座小塔,由臺座、爐體和爐頂構成,

以石材和磚材砌築,頂層洗石子,平面呈四角形。

光緒3年的聯庄建造聖亭捐題名錄2塊石碑,圍牆上覆蓋的石塊,

爐臺座盤的石塊,爐體石柱對聯,都是原亭所遺留,

雖然型制不同了,

但保留了客家敬字惜字的文化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