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用錫墓建於同治八年(1869),是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進士鄭用錫死後依品秩而建的官墓。
鄭用錫,譜名文衍,名蕃,字在中,號祉亭,原籍福建浯江(今金門),祖父鄭國唐於乾隆四十年(1775)攜子崇和來臺,
初居苗栗縣後龍,其後崇和攜眷遷於竹塹。
鄭用錫為崇和次子,生於乾隆五十八年(1793),卒於咸豐八年(1858),享年六十五歲。
生子三人,長子如松為道光二十六年(1846)舉人,以孝友題准旌表建坊;次子如梁,候選同知;三子如材,生平不詳。
鄭用錫少時天資穎異,嘉慶十五年(1810),一試而中秀才,取進彰化縣學附生;
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為恩科舉人;道光三年(1823年)中進士,是為開臺百餘年臺灣本籍進士第一人,
又稱為「開臺黃甲」。
竹塹浯江鄭氏家族日後因而得以晉身為士紳階層,社會地位驟昇,產業拓展,家聲遠播。
鄭用錫博讀經史,尤精於易經,曾任明志書院講席八年,提拔後進無數,又自行纂修《淡水廳初志稿》,
雖然未曾刊行,卻成為日後陳培桂《淡水廳志》之稿本。
鄭用錫熱心公益,舉凡竹塹大小公益事務無不參與。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倡建文廟,道光七年(1827年)竹塹改築竹城,與林國華、林祥麟等任城工總理督建塹城,
因督建有功,獲加同知銜。其後,又捐京秩,籤分兵部武選司,補授禮部鑄印局員外郎;
道光十七年(1837)因不慣官場陋習,以母親年邁為由,告歸鄉里。
道光十八年(1838年)築進士第,讀書自娛。
除參與公共工程的捐造外,在維護地方秩序上,用錫更是不遺餘力。
道光二十二年(1842)中英鴉片戰爭時,英船滋擾大安港,用錫率先募勇赴援有功,賞戴花翎;
又在土地公港擄獲草鳥船和洋匪因而立功加四品銜。
咸豐三年(1853)淡北漳、泉、粵分類械鬥,撰寫「勸和論」一篇,勒石於後龍,勸息紛爭。
四年(1854),在籍協辦團練,並勸捐米糧運往天津賑濟,因而恩給二品,並推恩二代。
鄭用錫晚年另築北郭園為應酬遊憩之所。
此園建於咸豐元年,前後歷時三年始完成,與潛園並列為竹塹兩大名園。
咸豐初年與詩友組成詩社「斯盛社」,開竹塹詩社之先;又自著「北郭園全集」,包括文鈔一卷、詩鈔五卷,制藝及試帖各二卷。
咸豐八年(1858)去世,翌年葬於香山之麓。同治八年(1869),改葬於竹塹南邊竹仔坑現址,坐北朝南。
墓的形式,依二品例,有頭曲手、二伸手、三伸手。伸手間之石望柱分別為石印、石筆、石獅,左右對稱。
墓地前之石象生依次有石人、石馬、石羊、石虎以及石望柱等各一對,雕刻相當細緻精美,藝術價值頗高。
墓的外觀呈橢圓形,盔頂形的墓碑,由三片花崗石拼成,墓碑碑文題:
「清賜進士出身賞戴花翎禮部侍郎晉封通奉大夫祉亭顯考鄭公塋」,字跡清晰可見。
后土位於墓的左前,坐西朝東略偏北,形式宛若一座小墳。
遠處成對的石望柱刻著轉錄自咸豐元年(1851年)閩浙總督王懿德所贈的柱帖。
可惜石虎一座被盜,石羊也被破壞毀損。
但整體看來,鄭用錫墓背山面水,居高臨下,規模寬宏,
是臺灣官墓中的佳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