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9272490.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呂氏出自姜姓,相傳炎帝之後有伯夷者,佐堯掌禮,使遍掌四岳,號為太岳,

又佐禹治水有功,命為侯伯,後賜四姓,以紹炎帝之後。

 

P9272452.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53.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61.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54.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其一封于呂國(在今河南省南陽市西部),歷夏、商,世有國土。周文王聘為帝師,

幫助武王伐紂建立周朝的呂尚(姜子牙)就是呂侯的後裔。

周宣王時,改呂國為甫國。

春秋時,被楚國所滅,其後代以呂為姓,或散處海濱,或散居韓、魏、齊、魯。

魏徐州刺史、萬年亭侯呂虔之裔孫行鈞,世居河東郡 (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衍為大族。

 

P9272457.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59.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55.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58.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56.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60.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呂行鈞四傳至呂湮,唐肅宗朝為相。

呂湮後裔呂佔,字競茂,于唐末由河東徙居福建泉州晉江七都曾埭草垵居住,

是為呂氏人閩始祖。

 

P9272469.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70.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晉江呂氏在宋代成為一個簪纓世家。

 

六世呂晏,號天申,初為泉州府助教,後官至工部侍郎,累贈尚書,住泉州相公巷。

呂晏子二,長璃、次鑑,俱登進士。

呂璃字季玉,曾任漳浦縣令、宜州通判等職,為官清廉,有善政,歷官至光祿卿,

封中都縣開國子,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魯國公。

 

P9272471.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72.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呂季玉生有十子:

惠卿、德卿、溫卿、和卿、虞卿、康卿、諒卿、升卿、道卿、季卿,

有八人登進士。

族子修卿、仁卿、明卿、崇卿、裕卿、喬卿、夏卿、興卿、俊卿等,亦皆有名。

 

P9272473.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75.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74.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76.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78.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P9272477.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有宋一代,晉江呂氏先後中進士者37人,

其中榜眼2 人,探花1人,解元1人,特奏名8人。

其中最有名的是呂惠卿與呂夏卿。

 

P9272483.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84.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79.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呂季玉開創了呂氏十子八捷南宮的鼎盛局面,

其長子呂惠卿即北宋傑出政治變革家,是王安石變法的副帥。

 

 

呂惠卿(10321111),字吉甫,號恩祖,祖籍晉江曾埭(今屬晉江市安海鎮),南安樸兜(今屬南安市水頭鎮)人。

北宋嘉祐二年(1507)中進士,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累官至參知政事,終杭州知州。

為官精明賢能,不畏權貴,是王安石變法的第二號人物,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

 

P9272480.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81.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P9272482.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王安石稱其惠卿之賢,豈特今人,雖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學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獨惠卿而已。

因極力推行變法,累遭保守派的攻擊和貶謫。在被貶鎮邊時,又多次抵禦西夏的入侵,穩定邊境。

 

 

才思敏捷,學識精深,著述甚豐,

有《文集》100卷及《孝經傳》、《道德經注》、《論語義》、《莊子解》等書行世。

卒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文敏。

 

P9272487.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88.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90.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爾後奕世簪纓,望著泉南。

迨宋元易主,呂大奎義不署降檄而殉國難,名顯郡志。

 

呂大奎之四子 : 曰溫、曰和、曰正、曰直,遁居四處,至明中葉方剋復先基。

現聚居樸里人以萬計,皆溫、和、正之後,四房直徙居東田南坑。

 

P9272492.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91.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94.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93.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樸里現存大宗祠有三座:

使相家廟(二甲祠堂)、九甲祠堂、恭懿侯家廟(一甲祠堂)

其分別主祀名賢呂溫、呂和、呂正。

 

P9272495.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二甲祠堂冠以使相,蓋因其八世祖呂惠卿曾任北宋參知政事、節度使;

十二世祖呂大奎以南宋秘閣修撰知漳州軍事;

十三世祖呂溫于宋末隨幼主播遷,平雷州府有軍功,故名之。

 

 

P9272486.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85.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P9272489.JPG - 樸兜地區傳統民居02

 

 

呂氏因族大分支,除住泉城、遷南安的外,在晉江還分佈于大房、古坑、黃塘、

梅嶼、小橋、後亭、內市、南坑、西倉、羅裳、烏潯(科任)、湖尾、蓮塘等村落。

 

並遷徙于福建的浯州(金門)、漳州、永春、德化、永定、

龍岩、同安、興化、惠安、安溪等地,

 

以至四川、湖南、臺灣等地。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