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村位於埔鹽鄉公所西南方約二公里處。古稱南勢埔,又叫「濫勢埔」,
是由「頂南勢」、「下南勢」、「新庄仔」等聚落合併而成。
「南勢埔」因位於瓦嗂南方,早年多為荒埔之地,因而得名。
後來開鑿了義和新圳灌溉,始成水田。施姓在此開墾,勢力甚大,由遺留下來多處古厝,
以及還設有租館,就是有名的「南勢埔公館」。
南新村是一個民風純樸的典型小農村,但卻是人文薈萃的好地方,
這由古碑的豎立、許多古宅的建築中可窺見一二。
南新村其東北接好修、埔南、角樹三村,東南與溪湖鎮西寮、大突里為界,
西北連接新水村,西南則與三省村為鄰,全村分別由北邊的「南勢埔」、中間的「下南勢」
及南邊的「新莊仔」等三個聚落所組成,
大部分的人口聚集於「南勢埔」及「新莊仔」。
南新村,原稱南勢埔,原有三處大湖,還有草原,「湖」乃等於閩南語的「湳」,
「埔」乃等於草原,因此稱為「湳勢埔」,因位於南方,後來改稱為「南勢埔」。
光復後,取「新莊仔」的「新」字,
加上「頂南勢」、「南勢埔」的「南」字,合稱為南新村。
南新村居民以施、黃、蔡、陳等姓氏為主,
其中施姓開墾「馬芝堡埔鹽莊草地」,加速帶動埔鹽地區聚落形成。
南勢埔「公館」為早期施家處理納賦與租稅事務之所。
館前立有「石碑」一座,鐫文於兩面,分別於嘉慶22年與道光15年年間,
內容記載當時施姓租稅糾紛與排解,經官方勒石曉諭。
古碑屹立往來東、西埔鹽之間的好金路六十五號施宅前,
已有百年的歷史。字跡明晰可讀;內容都和本地施姓族人的土地開發有密切關係,
是研究埔鹽開發不可或缺的史料。
而從古碑再往裏面走,正是南勢埔公館,又稱為「進士公館」,
是施家祖先所興建的大宅。
可惜已多有毀壞…….
南新村的老厝都是施姓人家所有,
而其中以好金路五十五號的老厝「餘慶堂」保存的最完好。
本宅為錢江縣人施雹所建,於大正九年(1920),
大木匠師是福興鄉一帶花讚師傅,彩繪為兩組匠師對場作,
是日治時期當地重要士紳宅邸。
施宅為傳統閩式一進一院埕三合院,埕前設一院門,左右兩側各有兩隴護龍。
正身面寬七間,明間門扇為三關六扇門。正廳室內彩繪精美,木構架為穿斗式,左右內護龍
面寬內三間外一間,兩隴護龍間外側設有院門,
入口門額題字「奎璧連輝」;左側外護護龍久無人居,已被拆毀。
古厝第二進保持尚稱良好,紅磚依然古樸醒目,
至於外廊門楣的三堵彩繪,
還是出自鹿港名畫師郭新林先生親手手筆,
彌足而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