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區在明鄭地圖稱「漚王」,清代周鍾瑄著「諸羅縣志」記為「漚汪社」,
根據日本人類學家安倍明義考據,「漚汪」之音乃平埔族蕭壠社之ㄧ社名,後轉為漢語發音所致。
日治時期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設立「將軍庄」,由「台南州北門郡」管轄,
戰後沿襲日治之名,改設「台南縣將軍鄉」,ㄧ直到2010年12月縣市合併後,
才改為目前的「台南市將軍區」。
舊地名「漚汪」仍是老一輩人對將軍區的稱謂,
可以目前區治所在地仍為漚汪里可見一班。
歷史上由「漚汪」更名為「將軍」之典故,則來自「靖海侯」-施琅。
清康熙年間,施琅(1621-1696)招降鄭氏後裔鄭克塽有功,力主入台屯兵並設府管理,
之後其管收田產甚多,稱為「施侯大租」。
對此民間相傳乃清廷賜跑馬三日即為世襲業地,由今將軍區西隅的馬沙溝登陸起跑,
經史椰甲社(由今將軍區山仔腳)向東騁馳,不料確在將軍庄(漚汪)馬斷腳蹄,乃在此地建「將軍府」,
所經之地的田園即為「施候租」,並建公館管理,最盛時期達十處,
施琅率施姓族人及吳王兩姓戚親入墾漚汪溪(將軍溪)南岸一帶,
而形成「將軍庄」…….
只是後來吳姓愈旺,而施姓漸衰,施姓乃大舉北遷北港,只留一家與吳姓聯婚者,
這也就是今天將軍庄何以「施琅開庄,舉庄皆吳」的原因。
廣山里位於「將軍庄」之西,將軍溪南畔的庄頭,是將軍往馬沙溝必經之地,
俗稱「頂山仔腳」,
日治時期庄名「頂山仔腳庄」,光復後政府設村,取庄廟「廣安宮」首字,
合「頂山仔腳」的山字而命為「廣山村」。
而「山仔腳」又以「南18」道路為中線,
分為俗稱「頂山仔腳」的廣山村、「下山仔腳」的玉山村兩部分。
當地有四埔吳的說法…..
四埔就是指「將軍庄」、「頂山仔腳」、「下山仔腳」和「北埔」四個庄頭。
廣山村內的古厝大多數為吴姓人家所有。
廣山里吳姓的開台祖吳尾,號毅昌。據考是泉州晉江二十四都東茂村人士,
兩百多年前隻身渡海來台,居於頂山仔腳,後娶妻生子共有四個房頭。
子孫繁衍至今約有2千餘人 ……..
此宅為三合院格局,前埕留有圍牆及門柱。
門柱上的花磚拼貼是其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