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43年(1778),林應寅自福建漳州龍溪來台至淡水廳新莊(今臺北新莊),

設帳授徒,從事教職。並於乾隆50年(1785)時返回福建龍溪。

據專家考證,林應寅應是林家最早至臺灣的先祖。






次子林平侯於16歲時(乾隆47年)渡台尋訪父親,並受僱於米商鄭谷之家。

但林平侯極有經商智慧,鄭谷慨然借予資金幫助他創業,當年臺北淡水河航運暢行,

稻米運銷為貿易大宗,林平侯以運米為業,又逢林爽文之變,稻米價格高漲,

林平侯既為米商,在運米業上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利潤。




 

後來林平侯與竹塹林紹賢共同經辦臺灣鹽務,更累積了不少財富。

當時林平侯年已40,於是衣錦還鄉,返回中國捐官,擔任廣西柳州知府共7年。

後來林平侯無意於仕途,於是在嘉慶21年(1816)辭官返台定居。



但是當時臺北淡水有嚴重的泉漳械鬥的事件,為了避禍,林平侯在嘉慶23年時,

遷居至大嵙崁(今桃園大溪)的三層(今福安里)定居,並興建巨宅、築大嵙崁堡防禦亂民、

開墾田地、築灌溉水圳,田租收入大增。



此後林平侯多次協助官府平定民變,並籲請朝廷興建淡水城。

道光27年(1847),林家為了收佃租方便,在枋橋(即今板橋)建弼益館,

此為林家在板橋地區構屋的開始。









林平侯生有五子,依次為林國棟、林國仁、林國華、林國英、林國芳,

分別管理林家的五個家號(商店號):飲記、水記、本記、思記、源記,

意為「飲水本思源」。



林家五子中以林國華(本記)與林國芳(源記)兩人最為賢能,

承繼家風,勇於開拓,以「本源」為總號。




此時漳州、泉州人的械鬥事件仍未平息,為了避禍,兄弟二人在枋橋漳州籍居民

的邀請之下,林家於咸豐元年(1851)於枋橋弼益館旁興建三落大厝,

並於咸豐3年落成後舉家遷入,

咸豐5年(1856) 開始籌建枋橋城以抵禦泉州人騷擾。






不久後,林家開始在大厝後興建園林庭園,並且聘請文人呂西村、謝琯樵等名士

擔任西席(即家庭教師),為北臺灣帶來不少文化氣息。

林家第三代的林維源、林維讓承繼了前兩代的開展,

在短短三代之內成為臺灣的鉅富,林維源並且在清法戰爭後,

大力協助臺灣巡撫劉銘傳進行番界的拓殖、地方實業的推廣與撫墾制度的推行。





今日遊客所暢遊的林本源園邸,也是在這一代的經營下成長至顛峰。

擁有龐大財力的林本源家族成為當地漳州人的主要領袖,而三落大厝也成

為當時漳州人的主要指揮所,因此該厝不但在建築時加上諸多防禦設計,

平日亦有數百壯丁在此戒備,並維持至日治時期初期。






板橋林家花園的庭園景觀造於1893年、佔地3815坪,

工匠建材多來自大陸,包含汲古書屋、方鑑齋、來青閣、開軒一笑、

香玉移、觀稼樓、定靜堂、月波水榭等等多處房舍與人造山水。




觀稼樓的方位與三落舊大厝一致,關係也很密切,

可能是園內較早期的建築,

登樓眺望,面對觀音山下一片田園,阡陌相連,田家風景盡數眼底,

恍若置身圓明園之「多稼如雲」,故名之。




定靜堂名係取《大學》「定而後能靜」,林維源親題,

為光緒元年堂名匾額,為園中占地最廣的建築,它是四合院,前後進之間均以亭相連。

兩廊不設門窗,直接面向天井。當時做為宴會場所,堂中開敞的廊亭可以擺酒席,

約可同時容納一百多人用餐。




定靜堂之外觀有些像住宅,兩側的圍墻是用八角花磚砌成,

墻上有蝴蝶及蝙蝠的漏窗,代表「賜福」。



林本源園邸分為園(林家花園)和邸(林家住所)兩部分,

總面積約為6054坪,目前園區列入園林類二級古蹟,

江南庭園的風格是台灣古式庭園的代表,

板橋林家花園是民眾來到台北旅遊

不可不去的旅遊景點之一。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