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開港通商後,大稻埕地區與國際交流貿易商業形態日漸崛起。

1895年臺灣進入日治時期,而此時大稻埕碼頭周遭洋行、茶商遍佈,

大稻埕地區的商業發展已盛冠全臺。


















商業的交通繁榮,造就了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

吸引全臺各地文人雅士紛紛湧入,人文薈萃。

江山樓、山水亭、蓬萊閣、東薈芳等著名餐館,隨時可見連雅堂、林幼春、

洪以南、張我軍等文化界人士相聚流連,吟詩唱和。











 

1920年代,臺灣的知識份子受到中國大陸辛亥革命及世界民族主義、

社會主義思潮影響,體認到臺灣人民不能永遠淪為被剝奪參政權的被殖民者,

決心以非武裝方式來對抗外來殖民者的政治箝制與知識封鎖。














因此在1921年,林獻堂、蔣渭水等先賢在私立靜修高等女學校(今靜修女中)

號召成立「臺灣文化協會(簡稱文協)」,本部設在太平町(今延平北路)的大安醫院,

該會為謀臺灣文化之向上,以大安醫院為核心,透過各地支社、發行會報、舉辦文化演講、

設置讀報社、表演話劇、播放影片等,掀起臺灣新文化運動風潮。





1920年代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為臺灣重要文化覺醒年代,透過民主發聲、文化講座,

以及各種形式活動,引領民眾重新認識自我,在民眾自覺推動之下,同時提倡臺灣電影、

戲劇、文學、音樂等領域的突破,開展了臺灣史上思想最為奔放,

現代性啟蒙的新文化思潮年代。


















 

臺灣新文化運動的浪潮催生了許多臺灣本土的文學家與藝術家,

大稻埕地區更是人才輩出。

以市定古蹟臺北北警察署為基地設立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自20181014

正式開館營運,以保存與發揚「新文化運動」的歷史事件與人物精神為館所使命,同時立足

當代視角對歷史做出時代回應,讓新文化運動歷程中,追求新知與自我文化

的核心價值能持續被深耕,歷久彌新。
















位於大稻埕街區的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屬市定三級古蹟,

其前身是台北北警察署,於1945年改制為台北市警察局之後歷經刑警總隊、

第一分局,最後成為大同分局,並預計規劃改為警察博物館,














但由於市定古蹟無法改建,又因警務人員及業務量增加,

於是在建築後方建立新大樓,

原址則在2013年點交予台北市文化局使用。








 

街道轉角處的三層樓水泥建築,外觀呈流線型並立有可展現權威感的西洋圓柱,

牆面則貼有當年由北投窯所燒製出品的褐色磁磚,窗戶多為半圓狀的拱形窗,

在館內還留有全台唯一僅存的扇形拘留所以及水牢。

又一件歷史建築活重生的案例………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