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新竹市工商活動日益繁榮,政府因此規畫新竹街水道建設,

1929年「取水口」完工通水,為城市邁入用水現代化的重要里程碑,6個集水井也孕育了

大新竹早期的經濟繁榮,

由於極具文化資產價值,新竹市政府近年特別修復,

成為最好的歷史教育場域。



文化局指出,1929年以前,新竹市是沒有自來水的,

只能使用井水或引河水入圳後取水使用,而新竹水道取水口工程完工後,

新竹市才邁入使用自來水時代。









 

1910年代新竹市經市區改正後,區內工商業日益繁榮,衛生飲用水供給成為

當時首要建設設施,台灣總督府因而於1914年開始規畫新竹街的水道建設。

1925年正式開工,並於1929年完工通水,後因人口增加用水激增,

1940年擴建「第2唧筒室」,高齡90歲的「唧筒室」,

是新竹市邁向現代化城市的重要見證。








 

另由於新竹水道的水源為「伏流水」,因此當初在隆恩圳的兩側沉埋設置6個集水井,

收集源水後通過導水管流入唧筒井,再用裝置輸入唧筒室中的幫浦,經由鐵管抽到位於

十八尖山山腰的分水井沉澱、過濾,之後才輸出供應至用戶端,

百年前的供水系統極有保存價值。















 

市府在4年前規畫「新竹水道取水口展示館」,

斥資4500萬元經費修復建物與室外景觀,完工後,

已成水資源主題策展中心,及教育民眾水知識場域。






















「唧筒室」為外貌洗石子之鋼筋混凝土及木構架屋頂建築,

為西洋歷史建築樣式;

「唧筒井」位於唧筒室背後,內徑約6米,深約14米,側壁厚約0.6米之

鐵筋混凝土圓筒形水井,由三條 2.5米吸水鐵管與唧筒室連接。



2017年重新修復對外開放參觀。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