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區是莆田市轄區,早在唐宋期間,涵江的萩蘆、梧塘、江口就已經形成商業集鎮。
弘治《興化府志》稱:「涵頭市,長三里許,人家稠密,商賈魚鹽輻輳,為莆鬧市。」
唐代古驛道自福州南下,經福清嶺山邊折莆田邑境迎仙市(江口)後,翻過燒灰山,
下趨東田,過囊山、九峰,橫貫梧塘,而通至莆田縣城關。
唐代圍海造田,設涵洞泄澇,名涵頭,後雅稱為今名。
資料記載,唐貞觀元年(627),昔日的涵江境內圍海造田,築涵排澇,故稱其地為涵頭,
同一時期,開始與南藩通商通貿。
宋代「劉氏初開水心河」,始有「涵江」之稱。
彼時「游商海賈」雲集,水上多有福船。
明嘉靖年間,倭寇多次進犯興化,寧海鎮遭受到毀滅性的摧殘,從而一蹶不振。
由於明中期三江口港興起,莆田商業中心就從寧海鎮移往涵江。
一艘艘滿載桂圓、荔枝幹、食鹽、紅糖等土特產的「烏艚」船,
從三江口港啟碇遠航,而涵江新橋沿岸的內河港口一片繁忙景象。
清康熙六年(1667)涵江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和福州、廈門、泉州、三都澳列為福建五大港口。
清中後期,涵江商貿交易進一步擴大,涵江市面已形成二三百家商店集群,湧現出蒼然陳家、
頂鋪徐家、宮下呂家、霞徐黃家、延寧林家等「富甲一方」的巨賈。
民國後期,涵江商貿依舊不衰,主城區有「七街三十六埕」之稱,
俗稱「江南七八省,不如涵江咸草頂」,
上百家名牌商號就地湧出,
「小上海」之譽由此得名……….
作為涵江舊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蘿苜田曾經是一派商賈雲集、物資流通頻繁
的水鄉景象,見證了涵江昔日的繁華,至今還保留著不少遺蹟。
在莆田市涵江區的蘿苜田街區內,至今仍保留著自宋代以來形成的「開」字形水系,
這一具有福建江南水鄉特色的城市歷史文化街區,同荔城區的宋城歷史文化街區一起,
成為莆田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組成部分。
街區核心保護區,北至宮口河北岸,西至白塘街,南至海嶺前路–濱海路–延寧路,
東至鑒前路。
其中,以涵江近代商業發展的主軸「樓下老街」為片區的主要規劃發展軸線,
南連保尾路,北接濱海路。
在蘿苜田,始於明,興於清,盛於民國,
延續至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較為完整的傳統街巷格局以及古建築群,
蔚為大觀。如此大的體量,其歷史價值不言而喻。
而其中西合璧的建築元素是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點睛之筆。
在蘿苜田街區內,建築以暖色基調為主,紅磚、橘紅瓦頂。
因以海土燒制而成,所以磚呈現紅色。
特別之處還在於,採用拱形立柱支撐,利用鋼筋水泥,砌上門罩、窗罩,
這種風格在當時也是顯另類的。
不少房屋還採用歇山頂,
這在民間的建築中,也是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