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地經濟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

明清時期數次海禁後,官方商貿呈減縮之勢,民間的海洋經貿卻得以發展。








在海洋經濟的滋養下,一些沿海村落發展出依海而生的「港市」區域—泉港土坑村

仍保存著古民居群和古碼頭。

這是明清以來當地通過海洋貿易匯聚財富、聚集商賈的見證,

也是「海絲」沿岸「港市」的重要遺存。







 

土坑村,原名「塗山村」,位於後龍鎮,

是蕭厝港與峰尾半島銜接的一個天然避風港,

在村子靠沿海大通道一側,還保存著一個「嶼仔壁」碼頭遺址。

據說在海堤修建之前,這個碼頭是惠北貨物的一個重要中轉站。







 

泉港自古海運發達,是東南「海絲」重地,

與泉州古港碼頭自東北向東南連成一線。

早在宋代,當時的沙格澳(今天的蕭厝港)就有跟南洋群島通行的記載。

















土坑先民依託蕭厝港「水深港闊」的優勢和峰尾半島天然避風港灣的特點,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貿易,離岸的商嶼島成為商品交易和船隻的停靠點,

嶼仔壁則成為貨運碼頭和船隻的避風港。

海洋貿易的發展帶動了土坑經濟的繁榮,

在當地形成了一條依託港口發展起來的街市。








 

清朝的乾隆時期,祠堂街是非常繁華的漁市。

大船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到達蕭厝港以後,經由嶼仔壁碼頭的小船分裝,

然後由商人運到這裡進行交易。

交易的繁華帶來了當地商業的繁榮。

土坑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的明永樂年間,

劉氏先人從外地遷居土坑後,便在此繁衍生息。

 




明清時期,劉氏以祖祠為中心,

南北兩側分四排而築,陸續建成的古厝最高峰時多達67座。

明清以來,該村出過70多位舉人、進士和為官者,

因此,每一座厝規模都很大,建制完整。









土坑村的每一幢建築,

背後都有源遠流長的故事可述………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