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通霄鎮志記載:「通霄」一名由來,原是平埔族原住民道卡斯族之

「風呢樣」〈Honeyan〉,一名「屯消」〈Tonsuyan〉社之所在。

此外,又有一說:在清代時,因本鎮昔日南勢溪水深可停泊商船,

為銅鑼、三義、苗栗等地貨物「吞」吐「銷」售中心。

閩南語「霄」與「銷」發音相同,所以稱「吞霄」




清治時期部份有志之士開始改稱「通霄」

日治時期新竹州長蒞臨視察,也認為「吞霄」地名之不雅,且就地北望,

見虎頭山高聳入雲霄,覺得稱「通霄」較好,遂於明治37年(1904

更名為現今之「通霄」

不過,後一說法未必正確。





1683年滿清入台之後,吞霄社屬『苑裡堡』,後改『竹南三堡』,

先後屬諸羅縣、彰化縣、淡水廳、台北府、新竹縣,1885年台灣設省後,在中部地區

增設台灣府,分新竹縣為新竹、苗栗二縣,

通霄即歸台灣省台灣府苗栗縣通霄二堡管轄。

吞霄堡轄區東與三叉莊交界,西至吞霄港,南以房裡溪與大甲溪為界,

北以高澗山與苗栗堡為鄰,吞霄街為主堡中心。






 

日治時期,行政區域更動頻繁,通霄曾分別屬

台灣縣、台中縣、新竹縣、苗栗廳、新竹廳、 新竹州苗栗郡管轄。

戰後,於1946年設新竹縣苗栗區通霄鄉,1948年改制為鎮,

1950年行政區劃改為苗栗縣通霄鎮下轄二十二里,

1979年梅南里分為梅南里、通南里。

2006年平元里分為平元里、平安里,全鎮現有二十四里。


城北里在通霄鎮中部偏南、東、南邊與城南里交界,

西與梅南里為鄰,北與圳頭里連接。

道光年間該地為南興庄,

昔日漢人為防止原住民襲擊村莊,乃築土城以禦防,故稱之土城,

該庄四界之概況,東自劉榮吉宅邊墓地為基點,再環繞至劉厝前,

再環繞至活動中心大河溝轉角,直至福德祠為止。


城牆全部用土角疊丁字城壁,高度約十公尺,

厚度約二台尺〈當時之土角長度約一台尺四寸〉,

護城溝寬約十台尺,溝外再植棘竹為外圍。城內築有東西人行路。

有兩個城門,東城門在李厝之李阿安住處前,

西城門在黃浴沂住處前之大池塘,城內建有三層樓之槍庫。

城牆四面皆有槍口,以防止土匪來襲。






城內有一民眾休閒聚會之處,稱店仔口。

光復後,行政區劃分土城為城北里與城南里兩里。

現該城遺跡因居民出外謀生,土造地壁年九失修,

已不復當年景象,而原護城溝已改為消水溝。



土城最具代表的古厝當是黃家古厝群,,,,,,,,

除此之外,仍有一些形制還算完整的三合院古厝

等著被人們去探索。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