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4545.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大正九年(1920)10年,合併臺北廰深坑支廳石碇區、小格頭區與楓仔林後,設立石碇庄。

下轄原屬文山堡之小格頭庄、蓬菜藔庄、烏塗窟庄、雙溪庄、楓仔林庄、大溪墘庄、松柏崎庄、

排藔庄、新興坑庄、鹿窟庄、石碇街、玉桂嶺庄、員潭仔坑庄、崩山庄。

 DSC02904.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戰前,石碇庄轄域內分為石碇、小格頭、蓬菜寮、烏塗窟、雙溪、楓子林、大溪墘、

松柏崎、排寮、新興坑、鹿窟、玉桂嶺、員潭子坑、崩山、火燒樟、乾溝十六個大字。

DSC_4548.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06.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07.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其中排寮大字下有「排寮」、「十八重溪」、「番子坑」、「石碇子埔」小字名,

其所涵蓋範圍大抵今日中民里轄區……..

DSC_4542.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_4543.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_4544.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_4546.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_4547.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08.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中民里里民昔日多從事礦業開採工作,後雖礦業沒落,仍生根於此,

然迫於實際所需,多在外地討生活。

部落聚集多為集里型式,其中以石碇子埔即聚集約全里半數人口,

次為番子坑,人數亦多;十八重溪因居山區,居民居住較為分散,

排寮則住戶最少。

DSC02908.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09.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10.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11.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12.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十八重溪的緣由來自早期先人開墾至汐止時,由北邊從汐止翻山越嶺經過了南港、

鹿窟(現今的汐碇公路),總共翻過了十八重溪來到了這個美麗的山谷丘陵地,

故名十八重溪。

DSC_4540.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_4541.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十八重溪山村昔為臺灣五大礦業文山煤礦聚落,

與九份金瓜石系出同門,為當代「炭王金霸」的臺灣五大家族基隆顏家所有,

最盛時期,一度礦工高達7千多人;商店熱鬧不已、酒店歌舞昇平。

1996年煤礦關閉後,沒了工作機會,年輕人搬離,

現在剩不到300人。

DSC02914.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15.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16.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17.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20.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21.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DSC02919.JPG - 石碇  十八重溪  奕蘭堂

十八重溪保存下來的古厝民居多屬石頭屋。

看來是以砂岩為主,門額上殊奕蘭堂,是一間

淳樸典雅的傳統民居。

 

與屋主攀談幾句,印象中姓周………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