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埔原為道卡斯平埔族居住之區域,清雍正年間有閩粵籍之漢人移民,
從鹿港、大安等地區遷入至外埔。
以外埔鄉為前線,與平埔族之「白番社」相抗衡,
外埔的得名,建築工事即為原因之一。
再者,本區在漢人未進入開墾之前為平埔族崩山八社中
大甲東社的活動地。
為什麼外埔要稱為「外埔」?
『所謂的「埔」地,正是為未開發的大草原之義,
遠在三百多年前,外埔鄉仍是雜草叢生,滿目荒涼的草埔,經過祖先的篳路藍縷,
胼手胝足,開墾拓荒,才形成今日年年豐收的肥沃平原,在當時今天的鐵山村與
大東村中心地帶,還是個大無比的湖泊,鐵山村這邊的湖面較廣稱為「後湖」,
而在湖邊零星散居的是「道卡斯平埔族」原住民。
以月眉山為分界線,今天的后里當時曾為「道卡斯族」的聚居中心,
稱為「內埔」,而相對的,位於后里西邊的外埔鄉,便稱為「外埔」。
清光緒年間(約劉銘傳在台建省之時),有一「興豐疇」集資興築北圳二條,
從七塊厝(后里泰安村)起,引大安溪水灌溉墩仔腳、內外埔及大甲地區,
是為低坎地 區(中山、馬鳴、大東、鐵 山、土城、真子),因為有了大安溪水
及崁下泉水可用,所以自然而然的,開發較早,而中山村(番社)即為
昔日大甲東社(道卡斯族)所在。
外埔的高崁地區(永豐、六分、三崁、大同、水美)則因早期
灌溉不便,開發較遲雜草叢生,便為所謂的「埔」地,在往後,才漸有
開發。
外埔水美地區的李宅,是當地知名的古厝…….
李家祖籍福建、晉江縣祖先是從苗栗苑裡遷來,
該宅為明治36年(1903)由李登賜所建,前後約二十年才完成。
李登賜的二子李註有,日治時期曾擔任保正一職。
其三子在板橋林本源家當管事,賺了些錢,回來後經營糖舖致富,
在新式的月眉糖廠建成後才放棄糖舖生意。
該宅建築特色為四合院式,三進六護,
俗語說「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門」,就是說寬有九間廣,
門窗共有一百二十個。
每一進的正廳,均裝飾美麗的字畫、門聯、門樓有銃樓,
房間有半樓,以便危急時利用。
蓋此座房子的是同村的一位鄰長陳萬成,
這個人多才多藝,不但會設計房子,還會糊紙厝
及教南管北管。
花磚算是此古厝最精彩之所在……..
我來拜票,敬請每日支持,謝謝!
[我吃故我在] NO.9 懇請賜票。
https://event.xuite.net/activity/twfood/event-vote/post/vote-works/338
我來拜票,敬請每日支持,謝謝!
[我吃故我在] NO.9 懇請賜票。
https://event.xuite.net/activity/twfood/event-vote/post/vote-works/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