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車站前面的這片區域,昔日稱為「城中區」,位於舊台北城內。
日治時期,車站前的館前路附近 稱為「表町」,重慶南路一段稱為「本町」,
「京町」在博愛路附近,「大和町」在延平南路,衡陽路 一帶則為「榮町」。
位於臺北城內新公園之西,今臺北市中正區的衡陽路、寶慶路、秀山街之全部及
博愛路、延平南路之一部均在町內,衡陽路在當時名為「榮町通」。
榮町是當時台北最繁華的區域,因而有「台北銀座」之稱。
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菊元百貨店」於1932年(昭和7年)在榮町落成。
1935年(昭和10年)設立台北市、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座紅綠燈。
這條街也是日本人來台最早居住於台北城的區域。
衡陽路在清代稱為「石坊街」,是通往台北城西門的要道,
街道上有一座「急公好義坊」;
日治時期因拓寬馬路,牌坊才被移往現在二二八公園內。
衡陽路在當時稱為「榮町通」,是台北最繁華的商業區,有「台北銀座」的美譽。
台灣第一家百貨公司, 成立於昭和7年(1932)的「菊元百貨店」,就是位於榮町通。
衡陽路上的老房子幾乎都改建了,僅存幾間殘舊老屋而已。
本町通和榮町通的街景最常出現在日治時期的明信片中,
代表臺北市最繁華的街廓。
日治時期,因應都市計畫需求而形塑了現代風景,
經過兩次市區改築,建築街景大致已形塑。
1910年代市區改築時興建了臺北消防組、攝津館、臺灣書籍株式會社,
在1920年代後期則設立了辰馬商會、日本生命保險株式會社臺北支店、
三十四銀行臺北支店、新高旅館、西尾商店、辻利茶鋪、新高堂書店、
臺灣銀行、總督府、臺北高等法院、民政長官官舍、
臺北州立第一高等女學校等。
在近二十年的拓展過程中,
城中區的建築街景與地標於焉成形。
走過了榮町通和本町通的路口,繼續往西門的方向走去,
兩側可以看到衡陽路兩側的店鋪還留著一些洋樓和老屋,
但絕大多數其實都已改建。
我來拜票,[我吃故我在] NO.9 懇請賜票。
https://event.xuite.net/activity/twfood/event-vote/post/vote-works/338
我來拜票,[我吃故我在] NO.9 懇請賜票。
https://event.xuite.net/activity/twfood/event-vote/post/vote-works/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