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塘」地名的由來,是因早期先民開發這裡前
蘆竹叢生、窪地水塘遍佈的景象而得名。
又有一派的說法是竹塘早期盛產竹木又密佈水塘,
所以因為這個景象得名,故有舊名「竹頭」的稱號。
在清領時期到日治時期,竹塘鄉劃分在「深耕堡」轄區內,
所以早期人們提到這個區域,也稱此處為「深耕」。
光復後,將行政管理單位改稱竹塘鄉公所,設置鄉長,
鄉的單位下再設村,所以全鄉分為小西、土庫、內新、永安、田頭、
樹腳、新廣、竹塘、竹林、竹元、民靖、五庄、長安、溪墘等14個村。
根據學者的研究,彰化地區經過二次的粵籍移民時期,
第一次為清領時期初次來開墾的第一批客家人;
第二次是日治時期在,日本人在二林地區及北斗地區成立大型農場,
以及濁水溪沿岸因為水災氾濫,在舊河道形成許多河埔地,
因此招來許多移民開墾。
所以,在日治時期,廣東人在彰化地區的分布情形很集中,
在深耕堡中的中坑內庄、頂溪墘庄、西寨庄、頂崙仔庄、土庫仔庄
甚至是純客庄,廣東人佔了100%。
但是因為長時間和閩南人相處,多被閩南人同化,
幾乎不再說客家話,成為閩客融合的「福佬客」。
也因為有這多元融合的過程,
竹塘鄉除了有閩南人傳統的文化外,
也保有許多客家文化的特色…..
清道光年間彰化縣令周璽著彰化縣志所做之描述,
竹塘多低漥水塘地,佈滿天然植物,俗名約:「蘆竹仔」或「蘆荻」衍生,
故先民由地形景觀取為「絡竹塘」,
隨後又依據靠海遠近謂「內絡竹塘」,後再簡化為「竹塘」。
相傳竹塘盛產竹林密佈水塘,因以得稱,
故有謂舊名「竹頭」,
日治之後改稱為「竹塘」。
雍正年間 , 有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詹寬怡等人來墾 ,
至乾隆年間 , 其 族人相繼渡台入墾。
形成一整塊以詹姓為主的聚落…….
竹塘鄉「詹」是大姓,
在日治初期日人招墾彰化竹塘、二林、埤頭,
當時苗栗卓蘭詹氏家族亦加入招墾移民至此。
這一次客家移民已經不是逃避械鬥的移民,而是計畫式的招墾移民,
這也是為何竹塘、二林、埤頭三鄉鎮
一帶有客家風俗的起源。
所以竹塘處處是「詹宅」,無意間還多認識了好幾幢
藏身於田野間的民居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