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區位於東北角,背山面海,緊鄰著太平洋與臺灣海峽,
舊名為「金包里」,是由平埔族社名翻譯而來的。
此地本來由平埔族開拓,清末,福建漳、泉二州的移民陸續來此開拓,在此落地生根。
由於此地三面環山,所以在日治時代,日本人保留了「金包里」的金字,改名為「金山」;
而在二戰後,依照原名改為「金山區」。
金山地區人民原以務農為主,近來因經濟成長等因素,農業已漸漸式微,
其較具代表性的特產以甘藷、筊白筍為大宗,
半山上的特產則以花卉、苗圃、竹筍、蔬菜為最多。
今日的金山,有四通八達的公路,西可達石門、淡水,東可達萬里、基隆,
南可達陽明山國家公園,位居北部地區觀光的中心點,
既可遊山,又可戲水,是北部地區旅遊的熱門去處。
北台五鄉鎮,自左而右,淡水、三芝、石門、金山、萬里,皆面海背山,
沿海鄉民以捕漁為業, 靠山居民則以務農為生,或築塘闢田,從事農作,
或深入山林,採筍收果。
本區域內的幾條古道,如二坪頂古道、大屯溪古道、 八連古道、圓柳古道、
竹子山古道等,皆為先民入山的採筍道, 歷史都在百年以上。
這些古道路遠地僻,人煙稀微,便漸為世人遺忘,
成為登山客尋幽探訪的秘境。
重和里為重光、三和兩村合併而來。
兩湖里則是由葵扇湖和倒照湖兩村落組成……..
北25線(三和-竹子山腳),全長 2 公里,
起點始於金山區重和里三和橋、陽金公路路口,接台2甲線(陽金公路),
終點抵達金山區重和里環湖三號橋前,接一般道路,通葵扇湖。
路程可見金山市區與海岸景色,途經
三和橋、三和國民小學、大路崁登山步道、
陽明山國家公園標誌等。
大路崁古道即昔日由清水溪畔上登倒吊湖、葵扇湖等
兩湖地區之主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