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台灣知府楊廷理在嘉慶年間開闢的入蘭道路,距今約二百年,
學者認為這是清代台灣山區最早的一條官道。
《噶瑪蘭志略.番市志》云:
「查舊路由三貂大嶺至牡丹坑、遠望坑,新路三貂嶺至三貂社、隆隆嶺,俱由大里簡入頭圍。」
過牡丹之後的楊廷理古道(東段),
主要連絡燦光寮塘與大三貂港口汛(今澳底附近)的軍事道路。
燦光寮古道為台北與宜蘭間文書往來的「燦光寮舖遞古道」,
也是軍事用途的「燦光寮汛塘古道」,亦是淡蘭古道其中的一段,
百年後古道失去原有的功能,開發成為踏青路線。
燦光寮古道最輕鬆愜意的走法是由北往南走,
可從九份或金瓜石進入,來到草山戰備道的樹梅坪,
這裡曾是採金歲月最後的據點,
隸屬金瓜石礦區的大粗坑與樹梅坑礦山環繞,
岩壁因含有金硫砷銅而呈現獨特黑色,間隔40年歲月,
礦區僅留下當年的辦公室廢墟與
一層層露天開採後 的裸露岩壁。
穿越礦區後進入樹林, 途經泥土路、急降步道、礦場岔路,
一路順著古道、伴隨溪流聲,穿越廢棄梯田後出現的是燦光寮舖跡。
過梯田來到占地面積頗大的石砌駁坎,
依古道工作者推測為燦 光寮舖跡,
雖然建物都已傾塌,從周遭完整的駁砍與道路系統,
仍可看出當年的規模。
古道順著山勢而行,越過老石厝來到三岔路口,
分別通往牡丹、草山戰備道與古道主線,
沿著主線前進,先鑽進一片茂密竹林,
穿越後遇到一戶保存完好的石砌古厝,
厚實石牆呈現出獨特美感,
沿途巧遇的老厝、遺跡都成為
旅途中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