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未入墾前,屬於阿束社頭目抵六埔地,
清雍正、乾隆之初,彰化大墾戶楊志申家族和今雲林、台北
大墾戶張士箱家族堡殖本地,當時該村與頂犁村合稱「三十張犁」,
即墾地有一五0甲。
線西堡即今彰化縣線西、伸港二鄉全部,及和美鎮之大部。
本堡原為「半堡」之一部,清乾隆間分立為「半線西堡」,
至光緒元年,改稱「線西堡」。
康熙中葉,泉州人施世榜、楊志申等大墾首,
以「柴坑仔庄」(在線東堡)為點,
來堡開墾,時大陸移民入墾者日眾,至乾隆三年,
形成「德熙新埔十八庄」;
如「汴頭庄」,「埤仔墘庄」,「溪底庄」,「草埔仔庄」(今定興村),
「七頭家庄」(今七嘉村),「崙仔頂庄」(今鹿港鎮埔崙里),
「水尾庄」(今新港村),「海尾庄」,「泉州厝庄」(今泉州、泉厝、蚵寮等村)、
「溪口厝庄」(今曾家村),「新港庄」(今伸港鄉新港、全興等村)等等。
乾隆年間,「十五張犁庄」及「頂犁庄」(今線西德興、頂犁等村),皆墾成建庄。
嘉慶初,「和美線庄」(今和美鎮竹營、和東、和南、和北、和西、四張等里)形成街肆,
蓋以地當彰化、鹿港之通道,貨物集散於此。
其後,下徑口庄(今線西鄉線西、頂庄二村)亦經拓成,
至是,全堡俱闢。
楊氏與張氏招募佃戶前來,形成聚落於今番雅溝排水旁,
座名初稱「抵六庄」,以前述平埔族阿束社頭目抵六為名,
推估清道光、咸豐年間,才改為今名「下卑庄」,
其名典頂犁互對稱,屬於三十張下方而得名。
佃戶種植稻米或旱作的收穫,繳交地主稅賦由今青山宮夫人
媽南邊,番雅溝排水北岸「筏仔路口」(約在五鄰與六鄰之間聚落
南緣),由鹿港金合和商行船運至鹿港,繳交的稻米稅賦未載運前,
則集中收於「公館」(位於五鄰下犁路北)。
招佃而來的移民,
以陳、柯、王、黃,許,謝等姓氏為主,
陳氏分布於十三、十四鄰。
陳家古厝,據說為為日治時期保正住宅。
可惜如今已荒廢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