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在漢人移入前是平埔族道卡斯族(TAOKAS)
居住、游獵、田耕之所。
當時在大甲附近的平埔族稱為崩山(蓬山)八社(即大甲至苑裡溪
一帶的平埔番社);在大甲地區者有大甲東(今馬鳴埔)、大甲西
(今義和里、德化里)、雙寮(建興里)、日南(日南里)
等四個分社。
漢人移入大約在明永曆23年(1669),
鄭氏部將劉國軒派遣副將駐守
大甲鐵砧山實施屯墾,為漢人經營崩山八社開始。
今大甲國中附近之「營盤口」及鐵砧山之「劍井」,
即為當時屯墾留下來的遺跡。
及清國領台,因受其「渡台禁令」的影響,拓墾受到限制。
直至康熙40年(1701)禁令鬆弛,漢人才開始大規模的移墾大甲。
大甲的居民以來自福建省為主,其中又以泉州籍者居大多數。
這些移民一由鹿港上埠,北進開墾;
另一則從距離大甲西北五公里之大安港或溫寮港上岸,
依次墾殖大安頂九庄、下九庄來到大甲,進駐鐵鉆山山腳之
頂店大埔(即今第一公墓附近)及社尾頂店一帶,
逐漸形成了聚落。
當時大甲轄區內幾個早期農村聚落中,以北端聚落發展較快,
尤其是頂店一帶,是當時農村聚落最具規模的地方,目前稱之
為「舊庄」。
早期移墾聚落的發展與水利開發關係甚為密切。
雍正12年(1734)林成祖拓墾大甲,興修水利。
至乾隆45年(1780)王文清開鑿大甲圳(今虎眼大圳),灌溉面積
多達上千甲;其後並有大安圳、日南圳之陸續興修,對農業之拓墾,
助益良多……
張氏出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公正,
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周宣王時有卿士張仲,
其後裔事晉為大夫。
始興張氏,出自晉司空華之後,隋晉南遷,至君政,
因官居於韶州曲江。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
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
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後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著有《曲江集》。
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
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
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
其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
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
被盛譽為嶺南第一人。
張九皋,唐玄宗時為嶺南節度使,封南康伯。
其子孫中以張仲芳最出名;
進士出身,歷任唐德宗至文宗六朝皇帝
諫議大夫,封曲江縣伯,贈禮部尚’,諡曰成,
今福建張溪張氏多為其後裔………
韶州曲江即今廣東省韶關市,
曲江為堂號,
可知其為張家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