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平原的拓墾,以清康熙48年(1709) 陳賴章墾號請得的「大佳臘墾荒告示」為最早。
隨後,陳璸任臺廈道和福建巡撫時(1710~1718),在北臺置兵駐防,拓墾者紛紛由閩粵、
臺灣南部到臺北平原。
擺接平原範圍包含了今日板橋、土城地區及中和、永和一部份。
南倚清水坑山地,北側有新店溪與大漢溪在此合流,
是兩溪交會所形成之沖積平原。
自古即為凱達格蘭族擺接社生活的場域。
文獻記載漢人移墾擺接平原最早者為漳州平和縣人賴天經,
於康熙60年(1721),渡海來臺拓墾新埔。
稍晚則有安溪人楊發於乾隆2年(1737) 亦前往新埔開闢。
擺接平原大規模的開拓,始於雍正4年)(1726),
林秀俊以林成祖墾號入墾擺接平原。
最初開墾漳和地區,然而南勢角與中坑一帶常遭到泰雅族人阻撓。
林秀俊稟告淡水海防廳,設隘寮、砌堡壘,日夜巡防。
並於雍正7年(1729),於柯子崙石壁湖山(今中和區圓通寺附近)
創建「慈雲巖」,奉祀觀音大士,祈求開墾平安順利。
位於圓通寺前的簡宏德墓,是一座道光年間的古墓……….
中和自遠古即為人類聚居之所。經數次之延革改制,
迨至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 七月改易地名,取「中坑庄」之前字,
連以「漳和庄」之次字,名為「中和庄」;
圓通寺位於中和市錦和里中坑山腹 (即石壁湖山或為碧湖山),
標高一百二十公尺。
寺廟創建於日治昭和元年(1926),由妙清尼師開山,
採純佛教式建築風格,空山鳥裙,林蔭森然,古樸莊嚴,清雅幽靜,
為北台灣著名之尼寺。
古墓存在的年代更久遠,
推測是入墾當地居民的先人墓塋,
墓的樣式在台灣也是
極為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