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唯一的史蹟保存區,

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殘存遺跡。

錐麓與福磯斷崖隔溪對峙,長約1.2公里,高約600公尺,

幾乎全由大理岩構成,是太魯閣峽谷最壯麗的景觀。

由於地理環境及法令因素,古道修復工作極為艱辛險峻,

許多路段已崩毀,安全因素該路線封閉多年。

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保存該區之珍貴遺址,進行過相關之研究多篇。

近年來,管理處為配合生態旅遊之推展並兼顧史蹟之保存工作,

繼民國93年底完成古道自燕子口-巴達崗-大斷崖-紀念碑 (斷崖駐在所舊址)

路段修復工作外,全程亦陸續修復,請山友事先依入園申請之方式辦理進入,

全程共計10.3公里。

惟目前僅開放3.1公里,即錐麓吊橋至斷崖駐在所(東進東出) 。

於該路線環境特殊,有承載量管制之措施,

山友須依規需申請入園許可。

錐麓古道,位處花蓮縣立霧溪北岸,山徑鑿闢於陡峭山壁之中,

路寬僅約一台尺所能立地僅能容足,由於大理石堅硬及不含水的特性,

使得錐麓古道幾乎寸草不生,

若不經意向下瞄望,險峻落差之山壁加上立霧溪滾滾溪水,

視線在毫無遮掩之下,更能充分感受大斷崖的雄峻峭拔之驚心動魄,

其為太魯閣峽谷最撼人之景。

錐麓古道是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

更早期是太魯閣族各部落間聯繫要道;

原路徑只有30公分,僅容得下並立的雙腳。

1917年日本人強徵原住民壯丁,將小徑拓寬至1.5公尺,

以便通行或載運火砲;壯丁們以繩索綑綁腰際,自斷崖頂

垂懸而下,以鑿洞埋設炸藥,

可見當年開鑿之艱辛危險。

錐麓古道原為日治時期開鑿的合歡越嶺道路的一部份,

如今合歡越嶺古道的許多路段已開築為中部橫貫公路,

錐麓古道是原貌保存較好的一段。

被譽為此生必爬的一條古道,亦是聞名中外的天險之路,

又因位處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遠觀群山之巔、俯瞰立霧溪

切割之鬼斧神工,步步驚心

但又美的讓人震撼…….

0

發表留言